1 / 19
文档名称:

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6/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业专心专注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张家界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摘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要促进经济协作,打造生态旅游牌,打好少数民族牌,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加快形成我国西部开发战略高地。关键词:武陵山区经济协作生态旅游民族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从理论到实践持续升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崛起,都是通过联片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崛起的。从2007年起,国家正在制定新的政策,提出“以线串点”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分类推进西部地区重点区域,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目前,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已经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陕西关中——甘肃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加快形成“西部开发战略高地。”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对探索我国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促进西部地区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应打“生态旅游牌”、“少数民族牌”和“扶贫开发专业专心专注专业资料参考首选牌”,力争资源市场相通、体制文化相融、能源产业互补。为此,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打造区域协作的武陵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旅游产业合作体系。只要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开展“交通联动、旅游联动、文化联动、产业联动”,就能改变“边缘化”和“差距扩大”等危机,让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将是我国后发优势较为明显的经济协作区,集各种优惠政策于一体的经济协作区,国内首个生态经济协作区,国内首个研究土家苗族文化的经济协作区和国内首个无障碍旅游协作区。一、弄清武陵地区区域地理概况从2004年起,由全国政协民宗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负责人连续四届召开座谈会议,提出《关于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建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把武陵山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板块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大武陵经济圈”。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按照全国政协民宗委组织的“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形成的共识,“武陵山区”有五个明显的共同点:一是山同脉。这一地区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北有巫山山脉,西接云贵高原,南靠雪峰山脉,东临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完专业专心专注专业资料参考首选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二是水同源。有沅水、澧水、清江、乌江四大水系,均发源于武陵山脉。三是民同俗。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风民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四是经济同类。经济发展速度太慢,低收入人口多。贫困人口集中,多属于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五是文化同根。按照民族学专家张正明的说法,这一带是中国一条独特的“文化沉积带”。(一)武陵地区建置沿革武陵地区第一个行政区域是楚国黔中郡。黔中之名始见于《战国策》:“楚地西有黔中、巫郡”。秦代,续设黔中郡。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移理义陵,今溆浦县也。”武陵郡郡治设在义陵县,在今湖南省溆浦县。武陵郡共辖13个县。据《汉书》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户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万五千七百五十八。县十三:索,渐水东入沅。孱陵,莽曰孱陆。临沅,莽曰监元。沅陵,莽曰沅陆。镡成,康谷水南入海。玉山,潭水所出,东至阿林入郁,过郡二,行七百二十里。无阳,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八百九十里。迁陵,莽曰迁陆。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七百五十里,莽曰会亭。酉阳、义陵,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莽曰建平。佷山、零阳、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1]汉代武陵郡各县辖区如下:1、索县:县治在今常德市鼎城区,含今汉寿县、鼎城区东专业专心专注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北部和沅江市。2、孱陵县:县治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含今安乡县、津市市、澧县一部分、南县、华容县、岳阳县。3、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城区东部,含今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分和桃源县地。《水经注》载:“沅水又东迳临沅县南,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县治武陵郡下”。[2]4、沅陵县:治在今沅陵县,含今沅陵县、泸溪县、吉首市及永顺县、麻阳苗族自治县一部分。5、镡成县:治在靖州县,含今洪江市、洪江管理区、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绥宁县一部分6、无阳县:治在芷江,含今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鹤城区及贵州省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岑巩县、三穗县、镇远县、施秉县。7、迁陵县:治在今保靖县四方城,含今保靖县、松桃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