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初三物理电学解题的三种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三物理电学解题的三种方法.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11/1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三物理电学解题的三种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三物理电学解题的三种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掌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习习惯,,重在应用:一方面用于实际生活,另一方面用于解题,而且学生能够做一些物理习题、掌握一些方法、技能,也会感到有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物理解题训练中指导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对已学过的知识起到“再现”和“加固”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训练思维的能力。物理习题中题型虽然不一样,但是审题和分析的思路却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列出方程,且所用的数学计算不能太繁琐。讲解习题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还要抓住典型题目,巧设疑难,一题多变,增强学生洞察知识内涵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经验,“组合法”解题由于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求某待求量时能够选用的公式比较多(初中电学大部分是纯电阻电路)到底选用哪一个公式直接、恰当,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入手,如果用组合法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求解就容易多了。为解题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解题效率。“组合法”即是根据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量,进行观察看看能组合成哪些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求解.(通常把题目中的恒量看成已知条件)例1:两只白炽灯泡L1、L2分别标有“220V40W”、“220V100W”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哪个亮些解析:1、已知额定状态可求出陷含条件R1、R2。2、L1与L2串联,I作为隐含已知条件。3、题目要求判断哪一个灯泡更亮些,即求P实观察:1、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有:电功率—P实、电阻—R、电流—I2、观察P、I、R则组合成公式:P=I2R∵R2<R1、L1与L2串联根据P=I2R可知P1>P2∴L1更亮些此方法在力学中也常用用“表达法”解题“表达法”也可叫做“表示已知条件”法,实质上就是“综合法”,但是往往讲到综合法时,大部分学生当时能够理解,过一段时间又难以排上用场。如果用表达法,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且容易记忆。“表示已知条件”法即是把已知条件中的物理量用公式表示出来,再找待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逐步跟所求量联系起来,思路是从已知量入手逐步探究到未知量(列方程)并进行观察、:,其功率为60瓦;若把ac端接入同一电路中,其功率为15瓦,则把bc端接入电路时其功率为多少解析:此题涉及两根电阻丝ab和bc及已知了它们的电功率,其中电源电压及ab和bc电阻值是多少,题目并未告知,要直接求出bc端的电功率很困难,但由题目可知:bc,分别已知Pab、Pac为:60W、15W根据题意用表达法表示出已知条件:∵题目中已知量有:P、U(隐含条件)∴选用P=表示出电功率(组合法)Pab==60WPac==15W又因为Rac=Rab+:设电源电压为UPab==60WPac==15W∵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