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观潮》教学设计4.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潮》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11/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潮》教学设计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继续练****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如“镇”、“罩”、“逐”、“颤”、“涨”等翘舌音的读音;“屹”和“昂”的字形分析。强调字的书写规范。。如:“奇观”、“横卧”、“沸腾”、“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钱塘江大潮相关视频、图片;学生准备字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教师问:“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教师问: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请同学们在课文讲解结束后讨论总结。二、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带拼音的字的读音。,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她)读的字音是否正确,将课文分段。(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自然段):介绍潮来之前的景象。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之后的景象。。三、重点讲解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教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考:(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说明了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别大。)教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学生读课文回答)“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向水平方向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4)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看到的呢?(远处)(5)教师问:这时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和“沸腾”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学生查字典并联系课文回答)(6)教师问:去掉“水天相接”一词好不好?为什么?把“沸腾”一词换成“高兴”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讨论)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话。,请同学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潮壮观的词句。(1)指导学生理解“横贯”一词。(横贯是横着过来,在这里指大潮占满江面,迅速奔涌而过。)从这词中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