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急性肾损害.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肾损害.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肾损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肾损害定义急性肾损害(acutekidneyinjury,AKI)是最近由肾脏病学家和重症监护专家组成的国际性组织,针对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提出的新术语。推行这一术语,不仅可改变长期以来对于ARF这组疾病缺乏统一而简明的定义的局面,而且还能更为全面地包含ARF的各种致病原因。AKI指的是通过血、尿化验、组织检查和影像检查证实,在48小时内发生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诊断指标是肾功能减退,,或血清肌酐水平较原来增加50%。另一项诊断指标则是尿量减少,即少尿——。流行病学大多数AKI发生在医院中,其发病率在5%到7%之间。相形之下,近年研究表明社区获得性AKI的发病率仅为1%。无论那种情况,AKI都极其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死亡率高达36%~86%。死亡率的高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导致AKI的病因及其急剧程度。在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获得性AKI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而且,近年AKI患者的的死亡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看起来只是轻度升高,却常可导致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在多项研究中,,就可使死亡率显著性地升高。病理学AKI的病因众多,其中有许多是生理性损伤。伴有或不伴有细胞损伤的肾灌注减少,肾小管中毒、缺血或梗阻,小管间质的炎症和水肿,以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等因素均可引起肾损害而导致肾小球过滤率(GFR)下降。从概念和诊断角度,可将不同原因引起的AKI按解剖部位概括为三类,即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见图121-1)。每一个类型都有其特异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不同的诊断指标和预后。FIGURE121-1急性肾损害的主要类型。NSAIDs=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肾前性急性肾损害肾前性氮质血症是AKI最常见的原因,大约占社区获得性AKI的60~70%,医院获得性AKI的40%。促使肾前性AKI发生的因素是肾血流灌注不足(图121-2)。可继发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或者细胞外液容量正常但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的疾病,例如脓毒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及晚期肝硬化。另外,某些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减少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以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s),也可导致肾前性AKI。肾前性AKI初期不存在肾实质损伤。在初始期肾脏的自动调节机制通过改变肾小球的入球和出球小动脉血管紧张度,来保持GFR和肾血流量。具体地说,就是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启动了神经体液机制,从而产生入球小动脉扩张和出球小动脉收缩双重效应。结果使GFR基本保持不变。由于肾前性氮质血症常常是可逆的,而且死亡率低,所以早期诊断和纠正基础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医药干预,缺血继续加重就可导致肾小管细胞损伤,使GFR进一步下降。因此,肾前性氮质血症就可发展为肾小管细胞损伤和肾性AKI。从肾前性氮质血症发展为缺血性肾损害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进展如何取决于生理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图121-2肾前性和肾实质性急性肾损害的机制。参见正文描述。肾性急性肾损害肾性AKI的病因很多,包括所有可累及肾单位和肾间质的病变(参见图121-2)。根据最初的组织学损伤部位,可将肾性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