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流渡中学2015—2017主体性德育工作规划(修订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要求,为使我校德育教育形成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经全体师生参与、广泛调研和集体讨论,并结合我镇区域和学校实际,决定在2015——2017年实施主题德育、多彩青春、实践体验和未来素养四项行动,着力构建班级“主题”管理和分级“主题”教育两大机制。(以下简称“4+2工程)一、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宗旨,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强化体艺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为重点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努力培养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接班人。二、现状分析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处于缓慢状态,主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学生层面一是70%左右的学生为留守子女,家庭教育失联,对子女的教育简单停留在“希望、成绩好坏和单一的物质供给”状态,无法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二是学生认知程度和自控力很差,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导致部份学生染上“进网吧、偷盗、拉帮结伙、打架、语言粗鲁下流等。由于教育存在单一性,使学生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气,并导致学生厌学、认识行为偏差、性格孤僻等不良习气。(二)、教师层面一是对学生的教育比较单一、片面,没有充分分析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现道德教育与行为指引的有机结合:“重知识传授,轻规范引领;重课本知识,轻实践引领;重一般教育,轻特殊关爱”。二是教师第1页教育比较传统,往往把德育教育干成了家长式的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不与时俱进,总是拿自己成长年代的教育心得来强加给学生,从而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现象。教育没有持久性,多数是一次简单的说教、体罚,不管教育效果。只是单方面认为:“我付出了、用心了、尽力了”。三是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只是一味要求学生要怎么做,忘记了自身的示范和榜样的重要性。这样的教育是无效的,更是危险的。四是部份教职工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干什么都用经济来衡量,教育的事总是先讲条件后干事,忘记了教师职业的本质。(三)、学校管理层面一是无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培养,目标模糊。二是教育不系统,多数干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管理模式。当然也干了不少的教育,举办了各种德育活动,但这都是零乱的、无章法的德育。三是制度不完善,即便有了制度也无有效的执行,存在严重的“放羊式管理”现象。四是没有积极思考,或者说没有站在学校发展、德育提升高度去系统的思考。总之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很简单、消极、懒散、盲目的。所以,我们正面临着几个问题:1、德育管理理念、目标是什么?2、德育工作要干些什么?3、德育工作应怎样干?4、德育工作什么人去干?三、组织推进(一)、加强领导,学校成立“4+2”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组织实施、督导评估、总结表彰。组长:涂洪波(校长)副组长:罗兴胜(副校长)潘周勇(副校长)成员:严庄坤(办公室主任)黄志琴(教务主任)郑乾(政教主任)余文才(总务主任)焦成明(工会主席)第2页贾会(团委书记)严代刚(安保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郑乾、黄志琴、严代刚负责组织具体工作。(二)、相关部门联动,出台相关具体的方案组织实施。(三)、加大投入,学校将工程所需经费纳入年初固定预算,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四)、强化考核,将对“4+2”工程实施情况列入对部门、班级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组织相应评估。四、“4+2”框架实施(一)主题德育行动:突出以“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化中华传统教育文化,结合“道德讲堂”、“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八礼四仪”等为载体推进我校主体性德育,促进校本、人本融合。(二)多彩青春行动:重视体艺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2+1”项目,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和传统项目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艺术社团和校园节等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三)实践体验行动:坚持知行统一,开放办学。加强实践体验教育,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创设社区基地教育。开展“微体验、知感恩”系列活动,增加学生阅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联合相关职能参与体验,拓宽学生视野。(四)未来素养行动:在培育学生基本素养核心素养的同时,重视学生创新素养,信息素养、交流素养、沟通等素养。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世界公民,重视部分特殊学生卓越素养的形成,为杰出人才奠定基础。偿试推进班级“主题”管理机制和年级“主题”教育机制(立规、立信、立志)。搭建班级管理平台,定期交流、展示、评比,每年对实施“4+2”工程情况进行奖励。五、三年规划目标初中阶段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