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X县经济发展与对策(调研材料)(精简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县经济发展与对策(调研材料)(精简篇).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16/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县经济发展与对策(调研材料)(精简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县经济发展与对策(调研材料)X县经济发展与对策(调研材料)XX县县城搬迁到XXX以来,大力深化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如何做到既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又做到巩固税基、培植税源以增加税收收入,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双赢”局面,是县域经济工作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一、XX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目前XX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迅速发展起来,主要税源不足,还未从根本上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局面,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XX县社会、经济的发展。1、企业的规模普遍较校以国税收入为例,全县去年年税额100万元以上企业仅5户,10-100万元企业38户,年税额10万以下企业403户,占企业总户数的90%以上,而且还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经济结构不合理。XX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第一产业的比重与二三产业比重几乎平分秋色,全县拥有农业人口105万人,耕地面积113万亩(根据《县志》材料),以粮为主的结构未能实现根本调整,农业产业化的进展缓慢,湘莲、肉食、竹木产业、粮食制品根本未形成规模生产,工业、乡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结构老化,企业布局也极为分散,存在着严重不合理性,如全县大大小小的水泥厂12家分布在全县的四面八方。3、依赖于本地资源较多,而真正外引内联、借船出海、引鸡下蛋的较少,XX县煤碳、锰业、建材等是主体税源,如谭家山镇的煤炭、茶恩寺的竹业、响塘的锰矿、花石的湘莲等。4、企业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XX县的众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的经营仍以小打小闹为主,难以赢得更多更大的市场,离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尚有一段距离。5、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科技是第一生力,未来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这方面XX县明显不足,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过少,同时还存在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从劳动用工方面看,大多数企业缺乏科技人才,以技术粗糙和手工为主,从分配上看,劳动成果与劳动付出并不成正比,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比较严重,分配未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拉开差距,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的企业缺乏较宽松的外部环境;有的起步较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创新意识较差等。此外,企业负担过重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各职能部门的收费过多过滥,且项目繁多,标准很高;二是税负不均,因为受国家税收政策的制约,有些以采掘为主的企业进项较少,税负偏重,如煤炭和石膏行业,税负达到9-10%,甚至更高,XX矿业有限公司欠税至2016年底已达到1800多万元。(根据XX县国税局办税大厅的统计)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XX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战略口号,下决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重振天下第一壮县的雄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找准了切入点:一是将新县城各条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提升了新县城的品位;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了一批以响水青竹村为示范基地的果木基地、牲猪基地,古城的香茹基地,花石的湘莲基地和茶恩寺护湘村的竹艺基地,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三是发展和利用品牌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乌石镇以彭德怀故居大做文章,依此建立彭德怀纪念馆、陵园、陈列馆、开发乌石峰;白石乡大打“白石文化旗”,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排头乡正在开发“隐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