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学之友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08~-10R(29)国幼师声乐教学体会点滴刘琰(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长治04602])摘要:文章分析了幼师声乐课中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生理、兴趣导向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促进幼师声乐教学的方法和建议。关键词:师生关系;感性;流行歌曲;艺术实践中图分类号:J6O一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8)29—0110—02幼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下面的乡(镇)村,而我国农村中小学的音教是十分落后的,导致每年入校的新生85%左右音乐基础较差。她们在人校前只接触过少量的音乐基础知识,还有的从未上过声乐课,在视唱、声乐课中唱不准音准,容易跑调的现象时时出现。在声乐课中同学们大多表现很拘谨、内向,对老师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好意思或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完成。面对此类现状,如何才能让学生放下顾虑,满怀热情充满自信的歌唱呢?我的教学体会着力从以下几点人手。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当今的教学已不满足于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式教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更希望教师心态年轻、活泼,具有爱心、同情心、喜欢和学生交心的老师。幼师声乐教学,我认为应该从感性人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动人。如在进入课堂时,教师要面带微笑进入课堂,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在学习声乐技巧时,学生如果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到时,教师应多几分耐心和鼓励,少一些费隆和批评。在练习中有的同学出现唱错音,声音哑了,要给予及时的体贴与关心。哪怕学生有一丁点成绩,都要让她们听到赞扬的声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充满学习生机的课堂气氛。自信感和价值感一点点的在学生心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的拉近,每遇到疑惑之处也敢于向老师请教了,学习成绩便自然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师生之间在这种和谐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我始终抱着一颗真诚的心,用坦诚、中肯、朴实的话语和同学们共进。学生们在爱的感召和欣赏下由主动到被动,从不敢到喜欢,发自内心的敢唱了,爱唱了。2教学语言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声乐中有许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逐渐就减弱了她们学习声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化繁琐为简约,化生僻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如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运用,我让学生体会早晨来到花园里闻花香的感觉。讲歌唱状态时让学生用打哈欠来体会歌唱的正确状态。声乐教学中语言越形象生动,选用的例子越贴近她们的生活,学生就越容易理解。例如:在训练高音区的阶段,我先让她们11o一体会放风筝的感受。风筝放得越高,线就要拉得更长,拉风筝线的手要紧紧地拉住线,否则,风筝就飞了。在教学中,我们把高空中的风筝比做声音的位置,风筝线比做歌唱的气息,拽线的手比做气息的支撑点。也就是说声音越高,气息通道就越长,腰腹部支撑力也要更强,这样才能发出强而有力的高音来。二者这样联系起来做比喻,同学们听了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我抓住时机,进行高音区的练唱,大多数同学都能结合生活体验做到预期的教学要求,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3教材选用多样化,引进优秀流行歌曲进课堂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