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一)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二)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三、机构设置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安全管理委员会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机构。四、职责(一)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审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二)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卫生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4、负责在职员工职业病档案的归档工作。(三)各部门职责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工作。(四)职业危害申报制度1、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2、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五)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管理制度;1、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1)预防措施1)对存在尘、毒等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卫生预评价。卫生预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卫生监督检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中对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价。2)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有防尘防毒设施,实行“三同时”管理,即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产使用。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编制防尘、防毒、防噪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逐步消除尘、毒、噪危害。4)进入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必须事先进行防毒知识教育,掌握有毒物质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识、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2)生产过程中的控制1)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2)对作业场所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3)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4)若改变产品原材料或工艺流程,可能使尘毒等危害增加者,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性措施,按照变更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5)防尘防毒设施,必须加强维修管理,确保完好和有效运转。6)对尘毒危害严重、测定超过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当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理。有害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并对其进行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