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11/3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P43例2及相关练习【教材简析】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可以说,相遇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模拟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平时你是怎样上学的?你知道自己家到学校有多远吗?【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实际生活,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介绍小青每分钟走60米,3分钟就可以到学校。请同学们帮忙算算小青家到学校有多少米。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导:速度×时间=路程,这是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我们将在这个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数学问题。(揭题:相遇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计算小青家到学校有多少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出新知识的切入点,促进由旧向新的迁移,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教师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此类问题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中。】二、尝试探索,合作交流1、初步感知,理解题意读题,问: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信息?(生汇报师补充完成线段图)相遇学校每分65米每分60米相距?米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复习题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今天例题研究的是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设计意图:初次读题,让学生找出题中已知的信息,与情境题进行比较,初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特征。】2、学生表演,加深理解同时:同一时间、一齐开始。相遇:在校门口相遇上或碰面。相距:小青家和小红家的距离是多少米。学生上台表演,师问:小青,你走了几分钟?小红,你走了几分钟?你们同时走了几分钟?也就是从开始到相遇,经过了几分钟?【设计意图: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青和小红,在讲台前演示相遇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进而理解“相遇”的含义。】,探索方法四人小组交流想法,要求:①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②说清楚算式里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③记住用手指指着你列的式子说。汇报:注意让学生说清楚①你是怎样列式的,②算式里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学生直接投影出示,自己讲解,师板书。)第一种方法:小青3分钟走的路程+小红3分钟走的路程=两家相距的路程60×3+65×3=1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