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为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中的500亿园区之一的成都市新都工业开发区,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优势产业链不断壮大,在“中雁竞飞”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面向崭新起点,新都工业开发区不断拓展承载力,提升竞争力,激活发展力,抢抓市委实施“产业倍增”和“三圈一体”战略,以及天府新区工业布局的机遇,强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长江上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平台,向着千亿产业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进。中共新都区委书记杨羽在区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新都工业区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成为长江上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平台,建成千亿产业园区,这为新都工业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成立于1992年的新都工业开发区,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2011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再传捷报。,%;,%;,%;。年销售收入上30亿元企业3家,上20亿元企业1家,上10亿元企业3家,上5亿元企业7家。年入库税金过1000万元的企业20家。截止2011年,新都工业区共有企业304家,规模以上企业152家。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园区内共有上市公司20家,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20家,有科技活动的企业35家,申请专利146项,科技项目196项。这是新都工业区的实力,这更是新都工业区的竞争力。抓住新机遇打造千亿园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新都工业区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善抓机遇,敢为人先,大胆尝试,勇立潮头,成为众多工业开发区中出类拔萃的一颗明珠,在新都实施“产业强区、宜人新区、文化名区”发展战略中,加速助力“中雁竞飞”,成为“两化互动”的最大亮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都工业区又迎来了新的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天府新区建设和“北改”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包括新都在内的城北片区的城市形象、基础设施和产业业态,这些都将为新都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次,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已成为一大趋势,为新都工业区机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第三,良好的区位环境具有“错位发展”优势,有利于承接“成都德阳绵阳”经济产业带、天府新区产业的转移和配套;对接德阳的重型机械产业园区机械装备和龙泉汽车城的汽车及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将有利于新都工业区机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新都工业区现有产业基础良好,具备较强发展实力,为其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载体提升工程筑牢发展本底新都工业区按照“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大跨越发展”的思路,让“大园区”对接大产业。新都工业区管委会以打造千亿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工业开发区为目标,从规划入手,多措并举,着力推动载体提升工程,不断拓宽和提升园区承载力,筑牢园区发展本底。拓展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为确保千亿园区目标的实现,工业区管委会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快落实农机产业园用地拓展规划,为更多项目入驻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浦发工业新城建设。工业区管委会加快该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确定的发展定位,重点引进机械电子、成套装备、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特种及专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