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板块构造学说》说课式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9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板块构造学说》说课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9/11/5 文件大小:3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板块构造学说》说课式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板块构造学说》说课式教学设计 [说教材]。它是继1912年大陆漂移学说诞生、1962年海底扩张学说诞生后,于1968年由英国学者麦肯齐和法国学者勒皮琼等提出的又一全球构造理论。这一理论在综合分析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能较好地解释全球性的大地构造问题和矿产的分布规律,以及地震火山活动规律。所以说本节既为第三节地壳运动的起因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第五节解释地热、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提供了有力依据。(1)知识目标:、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依据和论点。。。(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思维学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德育目标:“活动论”之先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创新精神。,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难点(1)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由于板块构造学说以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为重要理论支柱,体现出人类对地壳运动认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所以本节的重点不但包括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更要通过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2)难点:。。、岛弧、海沟的成因。[说学法]::(1)指导学生掌握对课本内容的精读法。(2)让学生逐步学会有序思维。(3)巩固读图法。[说教法](1)我市教委提出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2)遵循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3)着眼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性能力;、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大陆漂移说教学(10’)由拼纸到拼图,引出大陆漂移说类比、激趣;小实验、投影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即通过设计呈现与本节课内容认知结构相似的情形——先行组织者,在已知和未知、具体与抽象之间为学生架设“认知桥梁”。此处利用两张撕破的报纸作为“先行组织者”与漂移的大陆进行类比,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基础。如果你是魏格纳,将如何证实你的假想?引思这一问题将学生置身于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诱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推测,发散思维。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讨沦发言相结合,既满足了不同类型思维倾向学生的需要,又形成思维互补,有利于学生撞击出思想的火花。海底扩张学说教学(7’)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16’) 小地(4’) 作业(5’)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依据 观察、发现;投影、动画 教师通过投影、动画媒体展示魏格纳当年的思路与实践,能唤起学生的实践意识,树立物质的运动观,且有益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性强。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思维过程 善导 要求学生学习、分析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假设论证法。即表征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获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