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a y y.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a y y.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6/1/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 y y.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年政协会议的专题讨论,分为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稳定工作与平安建设三大主题,政协委员们在会场上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孙潮、陈靖、张路加等区领导也来到讨论现场,与委员们沟通交流、共商闵行未来发展大计。精神文明与社会事业篇视点之一人力资源陈文军委员提出,闵行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目前的一大瓶颈在师资方面,政府要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所以一定要超前。建议采用类似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模仿高校的访问学者,定期派优秀的年轻老师去好的学校访问、交流。闵行要留住教育人才,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要留住优秀人才,待遇一定要跟上,比如在偏远地区建造设施较好的教师公寓等。周任远委员建议,我区目前的医疗资源不足,所以应该注重青年医师的培养。现在学医的研究生、博士生很愿意来闵行,因为“土壤好”——闵行的现状是“病人多、医生少”,这给了青年医师更多的实践机会。但同样需要区政府的“阳光”,也就是希望在政策上多支持。陆强委员提出,闵行要发展体育事业,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教练员人数不够,高级教练更是匮乏。建议增加教练员的编制,如果编制难以调整,也可以采用聘任制的方法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优秀教练。另外,闵行女子曲棍球队的运动场地得到了翻建,效果很好,但目前总共仅一片场地还是太少,比赛训练都不方便,原来就有计划再建一两片场地,希望能尽快实施。视点之二设点布局姚海娟委员在发言中表示,目前,闵行的各个社区里有四个文化单位,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社区文化中心由文广局管,社区学校由教育局管,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由民政局管,东方信息苑由信息委委托的公司管。这些社区文化资源多头管理,导致了资源分散、内容重复。希望区政府整合这四家基层单位,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陈丽丽委员提出,我区将要在七宝镇建闵行文化公园,建议公园的文化定位应有主题性,宜以展示类为主,让居民在游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熏陶。具体建议可分为:将马桥古文化、闵行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等组合成博物馆群落,不定期引进各种优秀展览的综合类展厅,另外可设置画廊、陶吧等文化产业区域,用文化公园为闵行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依托。王征雄委员提出,在养老事业方面,闵行现在高档养老床位多,平民化的床位太少,建议少建高档养老床位,更多支持平民化的养老院。此外,现在患痴呆症的老人不少,但很多养老机构因为种种原因不收他们,建议政府补贴痴呆老人的养老床位费用,鼓励养老机构为这些老人提供服务。现在还有些老人患有传染病,特别是结核病,养老机构如果收下的话对日常卫生工作将是挑战,但如果不收,让这些老人留在传染病防治机构里又不利于日常护理,建议政府重视这批老人,并为养老机构对他们的护理提供指导。叶银花委员提出,我区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明年能造好,但要满足全区10万学生,恐怕还是不够的。现在每个镇、街道都有社区活动中心,建议在其中增加青少年活动功能。视点之三人口导入李秋华委员提出,政府近年来在预防保健方面投入增幅很快,但较之迅速增加的人口还显得远远不够。比如去年我区麻疹发病数全市第一,光应急的预防针就打了6千支,对医疗体系是很大的压力。希望区政府能在预防保健方面加大投入,实现“防病前移”。叶剑标委员提出,闵行是典型的人口导入区,社会事业要让百姓满意,一定要按常住人口数作为依据进行规划,统筹发展,而不能只看户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