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6/1/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所谓“橄榄型”分配格局,又称“纺锤型”分配格局,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而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二、为什么“橄榄型”分配格局比较好?按照社会学理论,“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稳定、健康的社会模型,也是公道和合理的,它不仅构成了一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多数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这样的社会是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它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可以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结构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社会中,社会主流意识更趋稳定,不容易受极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中等收入阶层数量庞大,其拥有的资金和财产多,消费需求大并能持续增长,因而能够推动和扩大内需,形成高收入、高福利、高消费、高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橄榄型”分配格局是相对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分配格局模型。这种分配格局形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世界上许多现代化发达国家都是这种分配结构。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而不应是“金字塔型”、“哑铃型”或者是“倒丁字型”。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到今天基本都形成了中产阶层占大多数、富人阶层和相对贫穷阶层占少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中产阶层占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0%的比重。三、我国如何根据实际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1、我国现状及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在一些领域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大,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势在必行。所以这时,收入分配改革渐行渐近,中国走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之路看到曙光。2、若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该如何采取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总结国内外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有益经验,针对我国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根本推力,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使其中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以调整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素质和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治本措施,综合运用教育政策、城镇化建设政策、财政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