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浅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方法付冬梅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儿童情商教育指导师、第五届“健康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我国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我们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概括为以下几条:乐于学习。青少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由“好学”发展为“乐学。”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青少年是人生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的时期。一般这个时候青少年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应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形成自我意识,成人感出现,性心理意识萌芽,独立性表现,情感易波动,兴趣广泛,好交朋友,注意并有意识的进行社会化。会与人相处。能够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间及师长的关系,建立互尊、互爱、互重、互助的人际关系。在群体中受欢迎并有自己的朋友,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关系。善于适应环境。5、情绪愉快而稳定。6、正确悦纳自己。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一般都能准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它。7、学会自我调节。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矛盾,由于他们的社会化水平比较低,认识水平还不够高,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满,在生活中遇到巨大的不幸、挫折或意想不到的问题时,心理上会产生挫折感、失落感、失去自控能力。善于自我调节是自我保护、避免心理损伤的重要手顿,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二、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分类1、心理困难。一般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与人格偏差。社会适应不良分为:环境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适应不良。人格不健康表现为:自卑、偏激、神经质、暴躁等。这种心理困难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在心理咨询员的帮助下,得到较快的解决。2、心理障碍。由于心理的创伤造成局部的心理时常,表现为神经症和心身障碍等,如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抑郁症和精神性厌食等。这类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心理咨询,而且需要采用心理治疗的手段。3、心理疾病。由于严重的心理创伤无法承受或心理障碍没有及时得到解决,逐渐地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它表现为精神分裂或狂躁等,这种病人往往思维不符合逻辑,把妄想当真实,理想当现实,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这类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与药物治疗配合。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一)智力活动的特点1、观察力高度发展。2、记忆力成熟。3、抽象逻辑思维增强。(二)个性发展特征1、自我意识基本成熟。2、世界观初步形成。3、能力日臻成熟。(三)情感特征1、热情、易激动。2、情感的持续时间长。3、从外倾型情感向内隐性情感过度。(四)意志特征1、克服困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2、自制力强。3、坚持能力更为持久。4、意志活动中的动机斗争复杂、内隐。四、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一)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诊断)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发硬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这类患儿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也表现出非常敏感和不安。当过度焦虑反应急性发作时,除焦躁、紧张等心理反应外,还伴有睡眠不稳、做恶梦、说梦话、食欲不振以及心慌、气促、汗多、尿频、头痛等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治疗)儿童焦虑反应在非急性发作时,一般以心理治疗为宜。可在咨询医生或家长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急性发作比较严重时,应采用抗焦虑药如安定、硝基安定等进行药物治疗。在教育措施上,应注意调节家庭和学校的气氛,不要给患儿过强的刺激,减少他们心中的压力。并需注意加强其个性的锻炼和培养。(二)儿童厌学症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中包括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儿童厌学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已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诊断】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造成儿童厌学症的主要原因包括:1、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例如:考试频繁,“填鸭式”的教学,强迫学习、滥用惩罚、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等。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望子成龙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