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中大赛活动方案一、大赛背景为加快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步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00年5月启动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简称ITAT教育工程)。ITAT教育工程面向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就业技能为宗旨,总体目标是成为规模最大、培训课程最实用、培训费用最经济、培训质量最可靠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工程启动十二年来,凭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规范的管理和严谨的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截止目前,累计编写教材130余本,开发网络教学课件90余门,在全国教育教学机构中建立授权推广中心20余家和培训基地400余家,培训规模超过400万人次,考试认证达120万人次。2010年,我中心在ITAT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电子信息技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与ITAT教育工程一起,共同构成了全面覆盖信息技术各主要领域的职业能力培训、认证体系。自2005年以来,我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连续举办“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在检验ITAT教育工程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平台,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各省教育厅和各有关院校的积极响应,更得到了参赛师生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我中心将这项赛事名称正式更改为“全大赛”,比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考试科目涵盖了程序设计、软件应用、艺术设计、移动互联网、电子工程、CAD技术等专业领域。第六届大赛全国共设了31个省级赛区,参赛学校达到1168所,参加个人赛的学生152404人,参加团体赛的队伍762支。在总结前六届大赛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我中心定于2012年5月—12月继续举办“中大赛。本届大赛得到了中国航信集团、中兴通讯、联想集团、和利时集团、北京亚控、知金教育、正保教育集团、STC集团、赛普锐斯、赛灵思、西门子软件、东方爱智、城通科技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为本届大赛提供技术支持、比赛平台和就业岗位。本届大赛将继续以紧跟技术发展,深入行业应用,贴近用人需求为竞赛思路,为参赛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舞台,为参赛学校提供一个展2示各自教学水平和特点的平台,为用人企业提供一个发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捷径,让更多的学校、学生、企业在这项赛事中受益,为促进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二、大赛安排(一)组织机构大赛设全国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督;下设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另外,大赛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命题、阅卷和技术指导工作。为保证大赛在各地的顺利进行,参赛省份设赛区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赛区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设赛区办公室,协助大赛组委会承担赛区的组织管理工作。(二)比赛科目本届大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共设个人赛科目11个和团体赛科目6个,每个学生可以参加一个科目。个人赛:参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赛,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流程决出各种奖项。比赛科目有:1、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