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作者:————————————————————————————————日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29人,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二),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3、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刮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刮号。5、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6、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位数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8、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9、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没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1、表内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五、教学措施: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六、课时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一)数据收集与整理(3课时)(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9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1、对称图形(1课时)2、平移和旋转(2课时)3、剪一剪(1课时)(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五)、混合运算(9课时)1、混合运算(9课时)2、整理复习(1课时)(六)、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七)、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1、千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2、万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9课时)(八)、克和千克(2课时)(九)、数学广角——推理(4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