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滁州市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规模预测及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设想一、滁州市城市未来发展方向1、历版总规城市性质:、《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城市性质:滁州市是皖东经济中心,以机械、电子、轻工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新兴工贸及旅游城市。、《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性质:以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皖东中心城市。、《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城市性质:皖东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滁州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明宋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和专业性商贸基地。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滁州大力推进与南京一体化发展,重点承接发展化工、机械、家电、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建设重要的盐化工和硅产业基地。、《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草案)功能定位:全省承东启西的重要先导区,沿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以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形成全国重要的家电、盐化工和硅产业基地,加快“大滁城”建设,成为连接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三、修编中的《滁州市总体规划(2012-2030)》对滁州市的定位:连接合芜宁都市圈的皖东新型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连接合芜宁都市圈的皖东新型中心城市: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的发展腹地迅速扩大,与南京都市圈出现互融趋势,未来合芜宁地区将是长三角城镇群北翼重要的国际功能承载区域,滁州市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和“第一站”,是连接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皖东第一站)、良好的区域交通条件(高铁、高速、轻轨)、自然文化生态条件(明文化、琅琊山、小岗村等)以及重要的产业发展机遇(皖江示范区建设、炉桥盐化工基地建设、苏滁产业园建设),正在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与南京同城化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将积极引领此区域的发展,因此本次规划将滁州定位为连接合芜宁都市圈的皖东新型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滁州市已形成家电信息、硅(玻璃)、盐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产业分工和区域合作。正在以炉桥盐化工基地(安徽省861一号工程)建设为基础,以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安徽与新加坡首次全面合作,滁州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项目)和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将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长三角区域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将滁州定位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远景: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中心城市。远景随着安徽省城镇空间格局主动对接东部长三角城市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将形成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构建世界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