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毕业设计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8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毕业设计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系统地介绍网络安全技术。并针对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网络系统安全的隐患,然后从构建安全防御体系和加强安全管理两方面设计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策略。本次论文研究中,我首先了解了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威胁因素,并利用网络安全知识对安全问题进行剖析。其次,通过对网络技术的研究,得出校园网也会面临着安全上的威胁。最后,确立了用P2DR模型的思想来建立校园网的安全防御体系。:网络安全,安全防范,workSecurity,SafetyPrecautions,work目录第1章前言..............................................................1第2章网络安全概述......................................................5第3章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对策..............................................9第4章网络安全防范.....................................................24“木马”防范措施...................................................26“木马”的概述..................................................26“木马”的防范措施.............................................26第5章结束语...........................................................46致谢....................................................................48参考文献................................................................49论文小结................................................................51附录....................................................................52第1章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结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企业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结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结信息能力、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的开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管理和技术被研究和应用。然而,即使在使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包括为以下几点:(1)安全机制在特定环境下并非万无一失。比如防火墙,它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例如,Windows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Windows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虽然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也只是基于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进行比较,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就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性。(4)BUG难以防范。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发现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BUG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BUG。系统的BUG经常被黑客利用,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