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企急转弯类面试题_面试问题(面试技巧)
不用称,怎样测量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重量?本地有多少加油站,有多少辆汽车?很多企业在对求职者的面试过程中,都要问到这样一些奇怪的问题。
在求职者看来,这些问题稀奇古怪,从表面来看和求职并无任何关系,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家告诉记者,这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其实意在考验求职者不同的能力,从求职者的回答中,面试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求职者的个性、素质等方面的职场特质,从而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该招聘岗位。
企业招聘考怪题暗藏岗位需求玄机
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天平一只,如何只用这些物品三次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和90克的两份?
这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招聘市场人员的考题。此题一出,我头脑简直一片空白,泉州师范学院新闻系2003级学生小刘说,在毕业前参加的第一场招聘会上,她就遭遇了这么个下马威。
为准备这家企业的招聘,小刘查阅了不少资料,还学习了有关市场营销的知识,谁知考题无一正经的,都跟脑筋急转弯似的,无从准备。找工作这一年来,我没少和这些怪题打交道,如今已找到工作的小刘无奈地说:不知道应聘单位为什么要出这么怪的题,这与岗位需求和企业经营方向都无关,能选拔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吗?
现在和小刘有同样疑问的毕业生不在少数,近来高校BBS求职版块上有不少类似话题。你是哪个学校的?校长叫什么?书记是谁?刚坐下,面试官就对小林提出一连串问题。虽然在学校待了四年,想要做到校长、书记的名字脱口而出,还是让小林费了一点脑细胞。回答完刚想松一口气,不料面试官的下一拨问题又来了:四年里你最喜欢什么课?哪位老师上的?最不喜欢什么课?谁上的?面试20分钟,几乎有一半时间纠缠在校领导和教师的名字中。小林面试一完,就去找来一本校史,恶补学校常识。
类似这样的题目,不仅出现在企业的招聘考试中,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试题也曾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中,难坏了许多学者在高校中发现,最近热衷做智力题的毕业生并不少,大家分头搜集题目,量就大了,然后晚上卧谈就一起苦想,有的还是一个寝室,或者大半个班级一起搞脑子。
在经过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考核,一路过关斩将之后,许多人在企业多达数轮的面试中,就栽在这些怪题上。有毕业生自我宽慰称,这是应聘单位给毕业生的下马威,免得毕业生自认才高八斗,无法以后辈姿态融入社会;还有的毕业生抱怨,题目太难为人,与能力无关,无益于选拔能人。
企业问这些奇怪的问题,是否毫无依据,无益于选拔能人呢?市区一人力管理咨询公司钱经理告诉记者,企业怪题来源于西方,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任职素质模型。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来担任,西方人把人分为几类,不同的人个性不同,适合的职业和匹配的岗位也不同。
企业不同部门需要的人员素质和个性类别也千差万别:有的岗位压力大,需要耐高压型人才;有的岗位需要创意,那么招收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型思维;有的岗位工作要细致不能有差错,这就需要注重细节,可以始终如一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人才;而有的岗位则需要逻辑能力较强的人才。
建议应聘者保持平和的心态,也从这些怪题的回答中真正了解到该职位是否适合自己,泉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黄吉苹说,如果应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