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9/11/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退牧还草工程是我国最宏伟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1]。阿拉善右旗的退牧还草工程始于2000年,截至2010年已连续实施11年。,,。禁牧面积1126260hm2,休牧64147hm2,划区轮牧17267hm2。草场补播或模拟飞播23333hm2。退出牲畜25万绵羊单位,搬迁转移牧户2044户,3802余人。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使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广大牧民普遍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2],传统的靠天养畜粗放经营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为长期贫困的牧民指明了多渠道发展的方向。这也是该旗有史以来实施的一项涉及范围最大的建设工程,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意义重大。 1项目区自然概况 ,地处东经99°44′~104°38′,北纬38°38′~42°2′。东西长约417km,南北宽约372km。辖3个镇、2个苏木、1个管委会、38个嘎查,,拥有牲畜35万~40万绵羊单位。,,,重要放牧场46418km2,,。 ,为温性荒漠干旱区,具有典型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3104h,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8~42℃,极端最低温度-~-℃,初终霜期间隔日数211d,平均无霜期日数155d,,年蒸发量3934mm,,沙尘暴天数历年平均54d,沙化、退化、盐碱化程度高,阿拉善自然环境严酷,且天然植被种群结构单一、贫乏。 、地貌、土壤、水文等综合因子的影响,植被以中旱生、旱生、超旱生和泌盐植物占优势,植被以高大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蒺藜科、豆科等短命植物为主,它们与一些高、中、低灌木伴生,形成荒漠特有的植被群落景观。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隶属62科、482种,主要饲用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47种,防风固沙灌木27种;高、中灌木及小灌木平均高度一般在28~135cm;高大灌木高度一般在150~250cm,植被盖度25%~35%,产草量在525~1125kg/hm2;草本及小半灌木植被盖度18%~25%,产草量1675kg/hm2。 2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益 。根据阿拉善右旗草地动态监测分析表明草地生态系统严重失调。20世纪70年代草地平均产草量为255kg/hm2,20世纪90年代减少至150kg/hm2。2000年,全旗1个镇、2个苏木、23个嘎查实施禁牧,约占全旗草原承包户的65%,其他执行休牧、轮牧草畜平衡制度,当时的草地产量为105~120kg/hm2,灌木高度在130cm,全旗各类型草地平均盖度不足10%。截至2010年,项目区长期严重受损的生态状况得以改善,草地产草量达到375kg/hm2,高大灌木的高度增加至164cm,冠幅相应增宽,植被覆盖度达到32%,降雨量也普遍增加,沙尘暴、大风日数有所减少。对上述草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