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9/11/9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摘要]本文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出发,探讨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问题,并结合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情况,就当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086-02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的经济学分析 (1)受托责任论。企业受托责任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依照委托权限,按照企业所有者的要求开展企业运作和管理,因而必须通过一定形式,向委托人报告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将环境概念引入“受托责任理论”,便可得到一个“环境受托责任”的子概念。即“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受托人,必须对受托管理的环境资源承担起良好的受托责任,并妥善地履行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完成情况的责任。”一方面,环境资源所有者(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企业(受托人)使用并要求企业承担起保管好、利用好和妥善作出报告的责任;另一方面,企业财物资源的提供者,基于投资目的,要求企业在环境方面应有良好的表现。因为企业经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其财务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2)外部压力论。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是外部利益关系人施加压力的结果。该理论承认企业与其他社会群体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利益制约,同时也承认企业对其他社会群体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相关社会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媒体、公众三个方面。其中,政府给予的压力大都是直接的、硬性的、通过法律规范来实现的。其目的是宏观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的硬性强制措施外,还有一些奖励性的办法。其他的外部压力多数是间接,通过舆论或市场行为来实现的。例如,企业不能如实地反映和对外披露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导致投资者、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一旦媒体曝光,就会形成强烈的负面影响,其经济损失和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将是难以估量的。 2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 ,补充融入环境信息。即在传统的信息披露的各种报告中,根据需要同时披露相应的环境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环境问题引发的现金流量的变化等内容,它涉及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权益、费用等项目;同时也包括企业的环境方针和目标、环境方针和政策等。二是设立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段落该种方式仍然将环境信息视为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一部分,但在具体操作上与前者不同,它不是在企业对内或对外报告的各个部分中加入环境信息,而是采用独立部分予以报告。三是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将企业环境会计系统生成的环境会计信息及其相对应的环境生产信息等联系起来,编制出以价值量环境信息为主,非价值量信息为辅的独立环境会计报告。 ,究竟哪种披露方式更加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学者们众说纷纭,看法不一。但总的来说,第一种方式,补充报告式,及第四种方式,独立环境报告书的形式,得到了较多的认同。支持补充报告式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相关理论和实务尚不完善,短期内形成系统完备的环境报告形式难度较大,因而补充报告的形式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环境报告书的支持者们则指出,首先,环境会计揭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