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10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课题将进酒使用者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情感目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情感目标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悲伤——欢乐——激愤——狂放愁教学过程设计使用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导入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在《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3、那么,老师又产生疑惑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使用个性化修改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4、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师生齐读全诗。读后讨论问题。我们知道,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诗歌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怀的。五、诗意解析1、请问,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悲伤欢乐愁愤激狂放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首二句。3、作者悲伤的是什么?时光易逝,人生易老。4、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比兴。5、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6、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朝如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