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出师表所有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师表所有知识点.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师表所有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1)以议论为主,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字字句句蕴含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2)语言质朴、恳切:提先帝蕴含对先帝知遇之恩德无限感激,提陛下以父辈的真挚感情反复规劝,再三嘱咐。、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2、分析形势的原因: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3、自述身世的目的:(1)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2)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4、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答案要点:(1)、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2)、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5、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1)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他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2)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6、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7、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9、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开张圣听广开言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亲贤臣,,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1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13、陆伯赞评价他:出师一表真名世,。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词类活用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亲贤臣。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远小人。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一词多义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感激由是感激。感动,激动。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古今词义痛恨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非常恨。布衣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今义:布的衣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激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晓畅:古:精通熟练今:作文通顺明白谨慎:古:认真和慎重今小心谨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这里指刘备;“先”,称已死的人为先,多用于尊长。“创业”: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却。“中道”:中途,半路。“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三分”:指分成蜀、魏、吴三国。“益州”:汉代州名,“疲弊”:困苦努乏。“诚”:确实,的确。“之”:的。“秋”:时机,时刻。译文: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