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肾综合征出血热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35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肾综合征出血热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19/11/11 文件大小:1.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肾综合征出血热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课时安排:2节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熟悉:鉴别诊断、流行病学了解:病原学、实验室检查*一、概述又名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EHFV)引起,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主要表现: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二、病原学特点病原体-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性单链RNA病毒。≥20个血清型,我国主要为汉坦病毒(Ⅰ型)、汉城病毒(Ⅱ型)。对热、酸、消毒剂、紫外线敏感。*三、流行病学宿主动物:啮齿类,猫、狗和家兔。传染源:鼠为主要传染源,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最重要途径)、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有较强免疫力。*流行特征有地区性:欧亚大陆。我国灾情最重,分布广泛。有季节性:野鼠传播者以11~1月为高峰季节。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人群分布特点:以青壮年为主,此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四、发病机制*病毒作用,免疫损害全身小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液浓缩血管、血管外HB血液外渗充血、水肿“三痛”“三红”休克低血压发热等DIC出血血小板减少ARDS肾衰血容量不足*(病程第3~7天发生)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DIC继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感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毛细血管受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低血压休克至多尿早期:DIC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多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