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小企业往来款项管理(1).doc

格式:doc   大小:296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企业往来款项管理(1).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11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企业往来款项管理(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企业往来款项管理(1)第一节小企业往来款项管理往来款项是小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贸易往来,记录企业应付供应商多少款,应收客户多少款等明细账。小企业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根据其基本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应收及预付类和应付及预收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小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会更多的运用赊欠等方式来促销产品,这样必然会产生一些往来款项。现阶段,市场的信用危机又使得小企业间的往来款项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样不仅会使得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短期偿债能力下降,而且也会造成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不真实,阻碍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小企业往来款项的管理,对减少小企业资金占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小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很重要。一、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是小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公司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商品销路、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商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和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采用信用政策,提供信用业务。公司采用赊销,虽能给公司带来以上好处,但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给公司带来风险。如客户拖欠货款,应收账款收回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收不回。所以,应收账款管理是小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小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小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小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小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企业信用政策是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余额的政策,它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组成。。客户达到了信用标准,享受赊销条件;达不到信用标准,不能享受赊销,必须要支付现金。,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间。信用条件经常表示为(30,1,10),它的含义是:客户在购买货物后,可以在30日内付款;如果客户在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1%的价格折扣。,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采用积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派人催收等措施加紧收款,必要时行使法律程序;采用消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发函催收或等待客户主动偿还。,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执行信用政策制定好了以后,小企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执行力度。,就是要解决几个问题:(1)能否和该客户进行商品交易;(2)每次信用额控制在多少为宜;(3)采用什么样的交易方式、付款期限和保障措施。一般说来,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财务报表、信用评级报告、商业交往信息等。(1)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小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2)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3)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小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水平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并加紧催收。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等。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1)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2)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3)客户的债款额不大;(4)起诉可能使小企业运行受到损害;(5)起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三)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