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七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七篇【篇一】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干部任用条例》是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此次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吸收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选人、用人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实践成果,衔接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了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条例中有一条让我感触特别深,在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中,完善了“民主推荐”环节,对“民主推荐”进行了合理定位,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而不是重要依据。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唯票”取人带来的不客观、不公正,充分发扬了民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而从严治党首先就体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必须遵循的原则、选拔任用条件、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在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中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只要各级党组织能够真正以《干部任用条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必然能够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条例中有一条让我感触特别深,在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中,完善了“民主推荐”环节,对“民主推荐”进行了合理定位,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而不是重要依据。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唯票”取人带来的不客观、不公正,充分发扬了民主。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讲,这个“人”指的就是干部,而且应该是“好干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篇二】我们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干部工作,把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坚持“凭德才物色干部、凭实绩使用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有力地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不断提高市委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干部任用条例》是党内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法规,《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办法以及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内容,为国家干部的推荐、提名、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辞职降职、纪律监督等各个环节,从程序上作出了严密的规定,对防止和纠正用人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条例》,对于培养一支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革命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意义。通过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的“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拉到赛场溜一溜”,“马”的能力如何即见了分效。这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批干部凭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适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封闭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选人”的“阳光”作业方式,把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梦,阻断了“跑官者”的路,封闭了“买官者”的门,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临时考察任用干部为建立完善后备干部库,使一批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未进入公选和竞争岗位的比较优秀的干部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建立了后备人才档案,储备了后备人才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尽早培养后备干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更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励干部努力学习、参与竞争,从而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形成“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局面。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为新时期干部任用工作的一种创新方式,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党的干部路线的贯彻执行和整个干部队伍的稳定。因此,只有党委切实加强领导,组织部门认真安排部署,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干部选任工作"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但不唯资历",鼓励干部奋发有为、多作贡献;疏通了干部能上能下渠道,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性、公正性、竞争性和择性。各级党委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以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要改变人才培训由政府或单位单方投资的行政行为,推行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投资的机制。干部要视学习为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终身事业,为了工作而主动学习和培训是干部理所应当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