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申论范文:“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申论范文:“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申论范文:“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来源:安徽中公教育()高价学区房折射出了教育背后的不公平现象。如今,高价学区房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下面就跟随安徽中公教育资深讲师冯署平老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关键词:教育资源学区房【热点***】“这房子太小太旧,格局设计也不合理。但这是学区房,能卖上价格。”张女士住在北京海淀区黄庄中关村三小附近,这几天她一直在张罗售房。据张女士介绍,她家这套一居室50平米,2000年初购买时,总价15万,现在售价350万。“旁边学区房都是这价位,不愁卖不出。等卖出后,到其他区域换一套更大面积的非学区房。”学区房,即在指定区域内购房,其购房者本人的子女可就读区、市、省级的重点小学或中学。8月4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海淀、东城、西城等名校集中地段的房地产中介,发现多数学区房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但每平米均价不低于5万。与附近非学区房相比,学区房每平米均价高出2万左右。按以往规律,每年6月份至9月份,都是学区房的交易高峰期。据北京链家地产五道口店一位业务员向本刊记者介绍,在最近接待的购房者中,70%以上都是冲着优质教育资源选择这一区域。“在最近三四年间,学区房涨了三四倍。”北京中原地产羊坊店一位业务员这样告诉本刊记者。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和平里七区是区重点和平里九小学区房,一套上世纪60年代的房子,均价达6万元/平米,而与其一路之隔的和平家园的业主没有入该小学的资格,。在北京、长春等地的调研发现,随着“幼升小”、“小升初”升学季来临,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张,北京、上海、长春等一二线城市中,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交易火爆,价格水涨船高。【问题】高价学区房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有:。近几年来,国家为了减少择校现象推出了“就近免试入学”政策。该政策是政府调整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赞助费背教育管理焦点观察后的一些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一时间似乎解决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教育公平只是从一种不公平转移到另一种不公平而已。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房不在新,近校则名”就是对家长“曲线择校”的最好阐释。热捧学区房与以往的择校现象相比,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换了套“马甲”的择校,这使得“就近入学”政策陷入了家长金钱比拼的尴尬中。于是,重点学校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弟,教育有了贫富差距,也就失去了公平。。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在极力热捧学区房,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所致。在某种意义上说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了城市的藩篱。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优质幼儿园报名时家长宿夜排队,这个尘埃落定,马上又要一掷千金买学位房,让孩子成为地段生。“天价学区房出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其成为家长们争夺的焦点,房价自然水涨船高。“联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学校和地产“联姻”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上已经越来越普遍。在行业术语中,学区房又被称为“教育地产”,教育地产这个概念将学校和地产两者捆绑在一起,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字眼。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名校已成为他们相互竞争的“金字招牌”。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