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2).ppt

格式:ppt   大小:2,117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2).ppt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11/12 文件大小:2.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冯至解题万方:1、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方”。2、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圣”杜甫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阅读指导 (可分不同角度)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重点阅读“长安十年”部分 填写表1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凋敝。初到长安—应征考试—充当宾客—回洛阳——玄宗盛典,杜甫写赋,奸臣作怪—请京官援引—贫病交加—咸阳桥遇征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