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11/13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一、教学目标:,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表现诚挚美好的感情和生命的热情。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品读、感悟六、教学设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著名散文。作为一位盲聋哑人,海伦·凯勒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而是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作品表现了作者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表露出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第一课时:整理全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解读假如得到三天光明的安排,体味作者诚挚美好的感情。第二课时:理解文章前面一部分,学****对比手法,体会作者对世人的规劝,表白自己的内心,拓展《命运交响曲》和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之重。七、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场体验失明的感觉: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绕教室一周,并回到自己熟悉的课桌旁拿出一支笔,写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印月》中听出的是……(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盲聋哑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在生命的88年里,有87年在黑暗和寂静中度过。19个月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安妮·莎莉文走进了她的生命,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1902年),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健康人带了了鼓舞。作品还有:《我所生活的世界》(1908)、《从黑暗中出来》(1913)、《我的信仰》(1927)、《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29)和《愿我们充满信心》(1940),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海伦•凯勒后来成为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三)整体感知:。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暗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渴望吗?海伦·凯勒在这假想的三天光明里都要看些什么?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完成下面表格:、自由地在一部分中选择一段文字进行分析感悟。约朋友来家:海伦把看望亲友安排在第一天,足见她对亲情的极端重视,因为是这些人给了她生命和智慧,表现了她对自己周围的人使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之情的。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美。小狗们:小狗们是海伦很重要的朋友,它们的陪伴为她的生活增添了快乐和温暖,带给她温馨的安慰。房间里的小东西:表现了作者对光明世界的好奇。书籍:“崇敬地落在”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词语。作者的敬意是通过比喻表现出来的,将书比喻成“辉煌的巨大灯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在作者人生中地巨大引导作用,也写出了崇敬盲文的原因。森林散步:“陶醉”形象地描写了作者看到美丽大自然地愉悦之情。“拼命”一词极为真切地写出了对光明的高度重视。(学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来阐述,不必要求完整,在阐述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朗读,以加深理解。)……?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的回忆,使我很少有时间来懊悔。:(1)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态生活?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说说你的理解。(1-5自然段,抽读)“把每天当成是世界末日来相爱,……”(2)“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并不感激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你是否学会了感激?(3)她常提及“有视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