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过氧化碳酰胺致皮下气肿的护理【摘要】目的降低过氧化碳酰胺致静脉炎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使气肿尽快消散。方法将331例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第三组优于其余两组,特别是冷敷使气肿消散更快。结论BD留置针全部刺入血管,用透明贴固定针头,恰当健康教育,静脉炎及皮下气肿发生时行冷敷、局部封闭,效果最佳。【关键词】过氧化碳酰胺;静脉炎;皮下气肿过氧化碳酰胺是纠正胎儿宫内窘迫的常用药物,属注射用给氧剂,注入体内经一系列分解催化作用释放出氧,氧直接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供给缺氧组织,但在滴注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静脉炎及皮下气肿(以下简称气肿),特别是年轻护士操作时更易出现这一反应。为减少静脉炎及气肿发生率,使气肿尽快消散,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得出结论,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年龄25~40岁之间,孕周28,38周之间,身体健康、无其他并发症,均使用微量泵输液,滴速为4ml/min,针头脱出者例外。,第一组与第二组分别110例,第三组111例,三组均选择前臂掌侧静脉,输注药物均为过氧化碳酰胺2g加入5%GS500ml,先用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第一组用7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进针2/3,见滴注顺畅,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用胶布固定好针头,再连接药物,滴注完毕,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第二组用7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针头全部刺入,滴注顺畅,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用胶布固定好针头再连接药物,滴注完毕,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第三组先用输液器连接BD留置针再行静脉穿刺,见回血,抽出针芯将针头全部送入血管内,滴注顺畅,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用透明贴固定针头,再连接药物,滴注完毕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气肿评价标准分管护士每15min床边巡视一次,观察是否有静脉炎、气肿等不良反应,如沿静脉走行方向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灼热、疼痛,静脉回血良好视为静脉炎[1],触诊有捻发感或握雪感视为气肿表现[2]。、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炎、气肿发生情况输注过程中,共有79例自述局部疼痛,但局部皮肤颜色、组织张力无异常,33例出现静脉炎,其中第一组为18例,第二组为10例,第三组为5例;24h后14例触诊有捻发感和握雪感,其中第一组8例,第二组4例,第三组2例,见表1。:?输液前告知患者输液的目的、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告知输液过程中注意局部是否感觉疼痛、肿胀,是否有心慌、胸闷等不舒适感觉,出现此症状请及时告诉护士。?告知患者姿势自然,保护好穿刺部位(不脱衣袖、不触及异物)。?将第?、?条示范给患者。将331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不进行健康教育,第二组进行第一条至第三条健康教育,第三组111例进行全部内容的健康教育,结果见表2。?,q6h;第二组将碎冰置于塑料袋中密封好,,q6h;第三组在第二组基础上,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4ml,地塞米松2mg,1次/d至静脉炎消失。,72h肿胀消失,288h气肿症状完全消失。第二组12h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