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9/11/1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导读:共同性外斜视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45例(75%)。原发性者包括外隐斜、间歇性外斜视及恒定性外斜视。正位率,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关键词:外斜视,共同性,正位率,间歇性共同性外斜视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包括外隐斜、间歇性外斜视及恒定性外斜视。继发性者包括知觉性外斜视,系由一眼视力不好而引起,及手术后外斜视,即内斜视手术后过矫引起。 1对象和方法对象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并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符合以下条件:①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除外知觉性外斜;②手术年龄≤12岁;③均为初次斜视矫正术。通过随访,有完整记录的60例。男36例,女24例;手术年龄岁(平均7岁);恒定性外斜视34例,间歇性外斜视26例;基本型24例,集合不足型16例,外展过强型20例;排除外斜A征及V征。术前有融合功能16例,无融合功能44例;术前双眼裸视或矫正视力≥。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个月)。检查及手术方法术前及术后常规进行外眼、眼前段、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对视力不正常者行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眼位采取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检查33cm和6m第一眼位的斜视角。间歇性外斜视单眼遮盖1小时后检查最大斜视角。同视机检查有无三级视功能。本组60例全麻手术55例,局麻手术5例。手术标准是斜视角≥15△。手术量按三棱镜度数计算。外直肌缩短或后退1mm矫正2-3△,内直肌缩短或后退1mm矫正3-5△。外展过强型采用双外直肌后徙术;基本型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或双外直肌后徙术;集合不足型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术后1周、6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结果以术后3个月及6个月检查的眼位和同视机结果为准。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FisherExactTest。 2结果评价标准:眼位正位:向各方向注视均为隐斜者或残留斜角≤10△为正位;斜角>±10△为过矫或欠矫。6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45例(75%);过矫3例(5%);欠矫12例(20%)。同视机检查:融合功能术前16例,术后35例;立体视术前6例,术后有28例。手术年龄与术后眼位将60例患者按年龄分两组,一组为学龄前组(岁)有26例,另一组为学龄组(>7-12岁)有34例。术后6个月学龄前组达到眼位正位20例(%),学龄组达到眼位正位28例(%)。经检验,两组的眼位正位率无显著差异(P>)。手术年龄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学龄前组术前有2例有立体视,术后6个月有16例(%)恢复立体视,学龄组术前,有4例有立体视术后6个月只有9例(%)恢复立体视。经检验,学龄前组的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学龄组(P<)。术前双眼视觉与术后眼位术前有融合功能16例,正位15例,欠矫1例;术前无融合功能44例,正位30例,过矫3例,欠矫11例。经检验,术前有融合功能者的术后正位率高(P<)。斜视是否间歇性与术后眼位恒定性外斜34例,正位22例,过矫2例,欠矫10例;间歇性外斜26例,正位23例,过矫1例,矫2例。经检验,间歇性外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