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教案.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教案课题:第二课《秦陵兵马俑和敦煌石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秦陵兵马俑是我国珍贵文物群,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和烧陶技术有重要价值。敦煌石窟是我国古代珍贵艺术宝库,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代表。(2)技能目标: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秦陵兵马俑和敦煌石窟的位置,培养阅读使用地图的能力;能介绍相关的秦陵兵马俑和敦煌石窟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同学的介绍补充知识,培养倾听能力。(3)情感目标:我国有秦陵兵马俑和敦煌石窟这样的珍贵文物群,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重点:气势磅礴的兵马俑难点:兵马俑和敦煌石窟的考古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点击出示[场景1]引导介绍:录像中为我们介绍的是什么,(秦陵兵马俑)2、板书:秦陵兵马俑(二)新课部分: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的兵马俑1、进入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介绍:当外国游客看到这么多的兵马俑时,他们会说什么,(真大啊~太壮观啦~了不起~)(2)引导质疑:第一次看到兵马俑的人随后会问导游一些什么问题,(为什么制作兵马俑,兵马俑怎么制作出来的,什么时候制作出来的,兵马俑一共有多少,)(3)小结:人们最想知道兵马俑的用途,制作时间和方法,数量即规模等。板书:兵马俑用途时间方法规模(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讨:能解答哪个问题,怎样解答更清楚。学生以“小导游”身份介绍长城。2、解答疑问,汇报成果(1)用途1学生介绍:兵马俑用途点击出示[场景2](在陕西临潼县骊山,有一座高达百米的土山,这就是秦始皇的陵墓。1974年,我国文物工作者在秦皇陵东三华里处,发掘出三个兵马俑坑。这些武士俑、陶马和战车,组成一个威武雄壮的战阵,是秦始皇的地下“卫队”。)2小结: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殉葬品。板书:殉葬品3组织讲解:什么是殉葬,(古代帝王或贵族死去,常常用活人为他们陪葬,象征着帝王或贵族死后也有奴仆为他们服务,陪葬的人越多,死后为他服务的人就越多。后来,社会进步了,人们改用木刻或陶塑的人像来陪葬,这种木刻或陶塑的人像称为“俑”。兵马俑是模拟士兵和马的形状来塑成的,用来陪葬。)(2)时间?学生介绍:兵马俑制作时间出示[场景2](兵马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保存至今)板书:2000多年前?组织分析:兵马俑经过2000多年仍然能保存下来,说明什么,(古代的劳动人民技术高超,技艺精湛。)(3)制作方法?学生介绍:兵马俑制作方法点击出示[场景3](兵马俑由陶土烧制而成。制作工匠用陶土制成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像,然后进行服装、佩戴的服饰、五官、头发等细加工,烧制好后用各种彩漆上色。兵俑神态各异,有微笑的、严肃的、沉思的等等,让人看到不仅产生联想。它们的姿势也多种多样,站立的,单腿跪的等等。每个兵马俑的造型都有所不同,由此可以判断它们的年龄、地位、家乡、职位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但由于我们的考古技术不过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兵马俑身上不完整的漆色开始卷起、剥落,最后剩下一具具灰色陶胎了。)板书:陶土烧制?组织分析:兵马俑经过2000多年仍然能保存下来,我们现代人却不行,说明什么,(我们的技术不行,应该加强学习,研究。)(4)规模?学生介绍:兵马俑规模点击出示[场景3](兵马俑共放置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