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地下水数值模拟 基本概念.ppt

格式:ppt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水数值模拟 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水数值模拟 基本概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本概念
1、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2、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3、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4、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5、达西定律:两种表达形式,Q=KAI或V=KI
6、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7、渗流
渗流是一种假
想水流。
假想水流应有
以下特点:
(1)假想水流的性质(如密度、粘滞性等)和真实地下水相同;
(2)假想水流充满含水层的整个空间;
(3)假想水流运动时,在任意岩石体积内所受的阻力等于真实水流所受的阻力;
(4)通过任断面的流量及任一点的压力或水头均和实际水流相同。
8、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9、实际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实际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11、导水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上的单宽流量。用T表示。
12、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13、贮水率:面积为1单位面积,厚度为1单位的含水层,当水头降低1单位时所能释出的水量。用μs表示。
14、贮水系数(弹性释水系数):面积为1单位面积,厚度为含水层全厚度M的含水层柱体中,当水头改变一个单位时弹性释放或贮存的水量。用μ*表示。
15、地下水的补给及常见的补给源
地下水的补给是指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常见的补给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
16、地下水的排泄及常见的排泄源
地下水的排泄是指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常见的排泄源有:泉、向河流泄流、蒸发、蒸腾、向另一含水层的排泄、人工开采。
17、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18、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19、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颗粒构成的孔隙之中的地下水。
20、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裂隙基岩中的地下水。
21、岩溶水: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22、稳定流:地下水运动要素不随时间变化。
23、非稳定流:地下水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
24、地下水的一维流动: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只沿一坐标轴的方向有分速度,其余坐标轴方向的分速度均为零。
25、地下水的二维流动: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只沿二个坐标轴的方向有分速度,仅在一个坐标轴方向的分速度均为零。
26、地下水的三维流动: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只沿空间三个坐标轴的分量均不等于零。
27、均质含水层:在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
28、非均质含水层:在渗流场中,不同点具有不同的渗透系数。
29、各向同性介质:渗流场中某一点在各个渗透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30、各向异性介质:渗流场中某一点在各个渗透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渗透系数,则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31、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32、越流系数:当主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含水层间的水头差为一个长度单位时,通过主含水层和弱透水层间单位面积上的水流量。
33、数学模型:一个或一组数学方程与其定解条件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描述某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34、定解条件:就是指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5、初始条件:指某一选定时刻渗流区内各点的水头值。
36、第一类边界条件:在某一部分边界上,各点在每一时刻的水头都是已知的。
37、第二类边界条件:某一部分边界单位面积上流入(或流出)的流量是已知的。
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说明:
(1)渗透系数反映岩层的透水性能;导水系数反映含水层的出水能力。
(2)导水系数仅适用于二维地下水流动,对于三维流动没有意义。
贮水率和贮水系数说明:
(1)贮水系数μ*用于二维流计算中。
贮水率μs用于三维流计算中。
(2)贮水系数μ*和贮水率μs都是表示含水层弹性释水的参数。
贮水率表示含水层弹性释水的性能。
贮水系数表示含水层弹性释水的能力。
(3)承压含水层水头降低只引起含水层的弹性释水;潜水含水层水头下降,可引起二部分排水,重力排水(μ)和下部饱水部分弹性释水(但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