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云变形本文来源于:《IT时代周刊》 2013年-第15期  2013-08-05出版  作者/张小平 我要评论(1内容摘要: 站左,右边骂。靠右,左边怒。站中,两边骂。你讲啥不重要,别人如何解读你最关键,反正是错……7月16日,马云发了一条带有怨气的微博。截至7月27日下午4时,该微博得到13584次转发与12319次评论。据中国上市... “站左,右边骂。靠右,左边怒。站中,两边骂。你讲啥不重要,别人如何解读你最关键,反正是错……”7月16日,马云发了一条带有怨气的微博。截至7月27日下午4时,该微博得到13584次转发与12319次评论。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逾八成评论偏负面。事情起源于7月13日《南华早报》中文网刊登的一篇对马云的采访报道。眼尖的网友发现,不久后该网站就修改了原来的内容,删除了马云对某政治敏感事件的评论。事实上,马云很明确地表达了一个观点:治企和治政一样,关键时刻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它可能有点残酷。让外界很惊讶的是:马云这样一位商人,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很“酷”的话?他面临什么样的重大决定?他的决定“正确”吗? 我知道马云是在十年前。在那个黑色的夏天,我读到了一段很暖的商业故事:“非典”期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做出决定,让所有员工搬电脑回家办公。大家都不想让客户知道公司已化整为零,有一位员工告诉自己父亲:“爸爸,有电话打进来,一定要说,‘你好,阿里巴巴’。”在那个略带恐惧和伤感的夏天里,“死亡、爸爸、阿里巴巴”构成了我记忆中的三个鲜明符号。马云当时的这个决定,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珍重,这也体现在他后来提出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口号中。那时的马云不喧哗。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的复杂性,在于它会让一些人毫无征兆地倒下,更会让一些人莫名其妙地飞升。马云显然是这个时代的获利者,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让他愈发变得自信和机智。第一次见马云是在2005年底“最聚人气企业家”推行活动中。组织方别出心裁,让牛根生和马云搭配出场——一牛一马,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个憨厚一个机智,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混搭效果奇佳,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堂的笑声。“牛头马尾”遂成绝配。一年后又在“中国管理100年会”上见到两位,午宴时马云突然拿他的身高打趣,“听老牛讲了以后,我回去喝牛奶,一个月发现我所有的裤子都短了。”不到两年后,牛根生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影响黯然低下“牛头”,却并未妨碍“马尾”高高扬起。那几年马云势头如日中天,抛头露面越来越多,谈论的声音和话题也越来越大,俨然一代创业偶像。 2009年9月10日晚,我应邀参加阿里巴巴在杭州黄龙体育馆举办的十周年庆典。头顶鸡冠、肩披白发、眼戴墨镜,马云以一身朋克装出现在舞台中央,他声情并茂地唱起一首《Canyoufeelthelovetonight》。在随后的演讲中,马云以他惯有的煽动性语言说:“我们将会创造一千万家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我们要为全世界创造一亿的就业机会。我们要为全世界10亿人提供消费的平台……”激情四溢的演讲让人感觉到他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更像一个参加竞选演说的总统候选人。几乎他的每一句话都能瞬间点燃大家的狂热,台下几万人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入场前,所有人都领到了一根荧光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