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问题探索《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7期规制与竞争——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水崔惠民..(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摘要:公用事业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民营化已经成为公用事业发展的取向所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内涵、效益与模式,然后在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加强政府规制与促进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公用事业;责任政府;民营化;规制与竞争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众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出资兴办或给于低价格、高补贴的政策,将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公共服务质量低下等各种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因此民营化成为必然。一、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起源与内涵..(一)公用事业民营化起源公用事业民营化起源于英国,英国是第一个制定大量民营化方案的国家。1979年当撤切尔夫人初任首相之时,即倡议..“缩减国有的疆界”,减少国家对公共事务的干预,继而全国掀起了关于民营化的热烈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出现了范围广泛的连续出售公共企业的方案,国有企业实行的一系列民营化运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从而也影响了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实践。..80年代后期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英国的影响下开始了民营化进程。美国和俄罗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民营化。到目前为止,民营化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民营化涉及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如何理解民营化,如何使民营化健康发展特别是公用事业方面的民营化,是关系我国公用事业顺利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二)公用事业民营化内涵所谓公用事业主要包括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热和公共交通等多为公众提供产品、服务或由公众使用的业务或行业。这些都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消费上的兼容性,生产经营上的规模性、地域性、公用和公益性,价格机制不灵活的特点。公用事业是现代化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为了更好的保障公用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利益,政府一般采取低价格、高财政补贴、政企合一、垄断经营的办法。所谓民营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萨瓦斯..(E(S(~8vas)把民营化的基本含义概括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广义的民营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由民营组织提供的过程。狭义的民营化是指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转化为民营或民营控股企业。萨瓦斯指出,..“从狭义上看,民营化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对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这意味着政府取消对无端耗费国家资源的不良国企的支持,从国企撤资,放松规制以鼓励民营企业家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凭单等形式把责任委托给在竞争市场中运营的私营公司和个人”回民营化的过程是私有化的过程,但是不能够简单的等同于私有化。两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两者的目的不同、手段不同、效果不同。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民营化,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作者简介:崔惠民..(1968(4一),男,汉族,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组织网络下企业价值创造研究”。批准号(KJ2009B037Z);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转型期安徽行政伦理研究——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批准号..(AHSK07—08D19)?即新自由主义者所倡导的..“小而美”的政府或..“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203?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年版P328182的民营化,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能够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而不是简单的把企业交给私人经营。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为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实行由民间供给公用产品或服务的新模式。从公共管理发展的未来角度看,民营化无疑是各种政府新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企业型政府”模式@,它可以说是用市场机制重塑政府的典范,而企业型政府著名的..“5一..C”策略?,几乎都与民营化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政府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一提法本身,就源自萨瓦斯的早期著作,这种政府是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与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体制。二、公用事业民营化理论分析..(一)公用事业民营化综合效益分析英国经济学家克鲁和克林多弗尔..1986运用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指标对公用事业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