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关键词】尿路结石中医药治疗老中医经验麻金木麻金木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他临证30余载,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对尿路结石的机理和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笔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明病机、辨虚实麻师认为尿路结石属于中医之“石淋:“腰痛”等范畴,临证强调首先明病机、辨虚实。石淋多由膀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时日既久,聚为砂石而成;同时结石内阻,久留不去,必然导致气滞血瘀。症见排尿艰涩中断,尿出不利,甚则欲出不能,窘迫难受,痛引小腹,砂石伤络则出现尿血,多见于结石早期及急性发作期,属于实证。同时,麻师认为石淋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肾气不充,气化不利,清浊泌别失司,尿液不能下注而瘀滞成石,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1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临床上多见于结石病程较长,或无自觉症状,体检时发现上尿路结石并发肾盂积水,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病在下焦重清利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麻师发现本病起病多由湿热久蕴下焦,煎熬尿液,日积月累,聚为砂石而成。砂石阻塞日久,进一步壅遏气血,郁而化热,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砂石体积日益增大,数目增多,促进病情进一步恶化。麻师根据《药性本草》“治五淋,宜通水道”,《医宗必读》“清其积热,涤去砂石,则水道自利”之说,自拟化石饮加减:金钱草30~60g,海金砂15~30g,鸡内金15g,滑石15g,瞿麦12g,虎杖15g,泽泻12g,马鞭草15g,石韦15g,冬葵子15g,甘草6g。血尿加小蓟15g,白茅根30g,景天三七15g;尿检有白细胞加蒲公英30g,黄柏10g/>腹胀痛加台乌药12g,广郁金12g;排尿不畅加车前子30g。其中重用金钱草、海金砂,取其清热解毒、利尿排石之用,鸡内金消积化石,“三金”是治疗结石要药。滑石、冬葵子等药,性寒滑利,寒能解热,使湿热下行,从小便排出,滑能利窍,驱除结石。现代研究表明,利湿药能使尿量增加,促进结石下移排出,有溶石作用。因此,麻师强调,清利下焦湿热为治疗本病的重点环节。通调气血促排石麻师认为结石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成为一种病因,从而导致新的病理变化。气滞血瘀易促使结石的形成,而结石久留必致气血阻遏,结石的排岀又必须依赖气血宣通来加以推动。故在清利湿热的基础上,伍以陈皮、台乌药等行气药及泽兰、王不留行、广郁金等活血药,一方面宣通气血,另一方面又可促使结石溶化。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行气活血药可增加输尿管蠕动,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结石粘连,促进结石排出。另外,麻师认为,肾气不充、气化不利是形成结石的内在因素,而瘀热阻滞是形成结石的重要条件,要辩证地看待邪正之间因果关系。结石阻滞于肾,使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导致肾气亏虚,故在临证治疗时,酌情加入补肾之品,如川断、杜仲、桑寄生等,消中寓补,标本兼施。节制饮食多运动麻师认为尿路结石病人的饮食应倾向于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应限制肉类,忌食动物内脏。尿液的碱化在尿酸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宜选食碱性蔬菜和水果,〜。服排石药应大量饮水,每日药XXXX年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