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安全技术讲座).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安全技术讲座).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15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安全技术讲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安全技术讲座前言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氨盐、***、尿素和其他化肥的生产,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及冷冻剂。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和冷却获取液态氨,又称为无水氨,通常储于耐压钢瓶或储罐(槽)中。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时有发生。为加深对液氨的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工艺作业过程、储存条件、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了解,进一步加强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环节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特将其安全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标识中文名:氨(液化的,含氨>50%),别名:液氨、阿摩尼亚(无水)、硇水;分子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 危规分类及编号有毒气体。。副危险3类(易燃液体)(毒害品)。 物化性质无色气体,有特异的刺激臭味。易于液化。熔点(℃:-;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液体相对密度(水=1:(25℃;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1%水溶液PH值:;溶解性: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铵。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禁忌物:卤素、酰基***、酸类、***仿、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水。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自燃点(℃):651; 爆炸下限(%:;爆炸上限(%:;氨遇明火一般不燃烧,%~%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可引起爆炸。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530℃,则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混合会发生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也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有毒,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的氨气,已会感觉有强烈的特殊刺激性气味。氨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腐蚀性、有灼伤危险。20ppm或更多一些的含量,即有明显的刺鼻气味。100ppm时几分钟后刺激眼鼻。700ppm时会产生严重刺激眼鼻。超过1700ppm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痉挛、肺水肿和窒息。(以上资料部分引自《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液氨(23003属有毒气体,属Ⅳ级(轻度危害类职业性接触毒物(依据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第4条规定。注:依据《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CSH3063—:“根据国际TJ36-79规定,氨属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是有毒气体,但国标GB5044-83中规定,氨属轻度危害,因此本规范不规定检测”。所以我们认为液氨使用和储存(装卸)场所可以不强制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但应按规范表A的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报警检测仪。 氨的储存属于乙类第2项火灾危险性[依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规定]。 液氨储运单元、液氨储罐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依据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简称《石化规》)“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规定]。2. 石油化工企业液氨使用、储存(装卸)场所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宜参照《石化规》,如下表1:表1 石油化工企业使用、储存液氨场所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液氨设施防液氨储罐组(乙类)液氨设施(乙类火间距(m)相邻工厂或设施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00100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7050国家铁路线(中心线)4535厂外企业铁路(中心线)3530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45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3030其他厂外公路(路边)2020变配电站(围墙)5040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II级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4040通航江、河、海岸边2520注:。。、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石油化工企业液氨使用、储存场所与厂内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