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11/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中心小学桑道兰最近一两年,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席卷全国,可谓声势浩大,轰轰烈烈。可是在热闹之余,有人不免置疑:校园本来就是传播文化的地方,为什么还搞如此规模的校园文化建设呢?今天的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是否有实际意义?五年级语文上册有一个“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里面有关于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调查和写作活动。我们学****这个单元的时候,恰巧学校的文化墙、布置结束和各班的班级文化墙布置焕然一新。工作之余,我在校园里走走、读读,后来又对周边其他乡村校园文化进行了考察。因此,关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便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一、乡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对于乡村学校接触不久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实现它的目标。从我校和周边乡村小学的文化建设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1、校园文化展示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我校文化墙展示的内容只有历代名人介绍和名人名言,枯燥乏味、抽象概括,形式都是一个长方形版块,缺乏变化和灵动。便是成年人都很难有耐心去认真地读一读长篇累牍的人物生平、作品和思想介绍,天真活泼、喜欢幻象的小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呢?后来我考察了我乡几所乡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展示,发现均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只有成语故事,有的只有人物故事,均在学校院墙、橱窗和教室墙壁上出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蕴藏深厚,表现形式变化多样(如,诗画相伴,有石刻、绢书、壁画、木雕、金刻、灯绘等形式)。校园文化应尽可能利用现代科学的表现手段,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2、文化展示内容错误百出。校园文化建设面向的主要是正在学****语言文化、接受思想教育和良好学********惯培养的孩子,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展示要规范化,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指导作用。但是,我发现农村校园文化墙上展示的东西错误百出。单就我们学校文化墙的展示来说吧。(1)文不对题,如介绍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标题是“朱自清——勤奋不怠”,介绍郭沫若的标题是“知错就改敢作敢当”,可是读完所有的内容介绍,也没有发现朱自清勤奋不怠表现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郭沫若犯了什么错,做人的勇气在哪里;(2)标点符合不正确,如介绍巴金的内容有一句“《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小狗包弟”没有加书名号,不能表示是一篇文章,只能表示一个人物,人物怎么能被选为课文呢?(3)句子不完整,如介绍老舍的最后一句到“小说故事背”就结束了;(4)表达的顺序混乱,中国文学介绍人物时,一般按生辰、字号、成就的顺序,可是我们学校文化墙的内容完全没有顺序,有的先介绍生辰、字号,有的却先介绍成就(从中国人传统的人生思想来看,生命是最尊贵的,祖先是应受到尊重的,因此极少出现把前人的成就放在他的字号后面的荒唐之事。);(5)错别字现象严重,如老舍关于写作的名言“字纸篓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的“仍”,鲁迅的名言“时间就象海绵”的“象”,苏轼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拔“错成”拨“等等。如此浩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