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古代名词解释8页.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名词解释8页.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1/15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名词解释8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古代名词解释8页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四家诗     《诗经》的传授在汉代主要有四家,一是鲁诗,其创始人为鲁国人申培;二是齐诗,出自齐人辕固;三是韩诗,出自燕人韩婴,四是毛诗,出自鲁人毛亨、毛苌。鲁、齐、韩三家早出,属今文学家,故称“今文三家”。毛诗晚出,属古文学家。    2. 赋比兴    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3. 楚辞  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所谓“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首创此体者为屈原,继作者有宋玉、唐勒、景差之流。    4. “互现法”     以纪传形式包容宏观的历史是有局限的,为避免平行的人物各传在叙及同一事件的交叉重复,司马迁不得不以“事在某传”而互现详略,这就是后人所称道的“互现法”,“互现法”的运用是对《史记》不能以事为纲的补救,也是司马迁对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5.“劝百讽一”    语出西汉末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劝”是是鼓励、提倡的意思。“讽”是指讽柬的意思。“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的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扬雄认为汉 大赋应该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的篇幅和过量的辞藻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的生活,仅仅在结尾处露出一点讽谕之意,具有极大的虚伪性。   6. 乐府     乐府原意指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至六朝,人们把乐府制作的采集的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诗也称作乐府。,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设立乐府机构的记载最早见于秦朝,但真正乐府诗歌的采集始于汉代。    7.《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文选》。所谓“古诗”,本是指两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统称,当萧统编《文选》时,把作者佚名,时代莫辨的十九首古诗选编在一起题为《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就成了专门的名称。   8.“七”体   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虽未以赋名篇,却奠定了汉大赋的体例制。它全篇是散文,用反复的问答体,铺张扬厉的文笔,演成叙事写物的形式。这种结构体制引起后代许多作家的模仿,逐渐在赋的发展史上形成一种定型的文体,号为“七”体或“七”林,简称“七”。“七”体名词首见于《照明文选》       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是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书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为孔子所提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所谓“兴”就是指诗有感染力,能“感发意志”;观是“风俗之盛衰”;“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指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这些都是强调《诗经》的社会和政治作用,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11. 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属于“诗三百”的应用范畴。春秋时代的贵族常常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或互相赞美,或互相讽刺、规劝,外交官们也用《诗经》作为交涉的辞令。这种应用《诗》句作为自己的语言方式叫作赋诗言志  。所谓赋诗并不是做诗人,一般也不是赋诗者自己唱诗,而是由赋诗者点一首现成的诗叫乐官演唱,断章取义地利用其中的诗句暗示出自己的意见、要求和态度。         笙诗 又称六笙诗。《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诗的合称。据《仪礼》记载,在“乡饮酒礼”和“燕礼”中,这六篇诗都用笙奏,故名。自汉代以来,这六篇诗都有目无辞,《诗经》三百零五篇不将其计算在内。    13.《诗经》六义   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都是乐歌,是由音乐上的不同而成为诗歌上的分类;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赋是铺陈,比是譬喻,兴是寄托。        “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代并无“经”字,只称诗,或“诗三百”。《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这里的诗三百即指《诗经》。《诗经》本为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15.《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