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晏子使楚《晏子春秋》教学重点:1、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2、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3、文言文词语方面的一些特点。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具体作者不祥。《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晏婴言行此时轶是的著作,是战国时期时人收集有关晏子的言行编辑而成的。2、题目解说晏子(?——前500),名晏,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十、晏子使楚1、晏子将使( )楚。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出使)听到这个消息熟悉将要用什么办法辞令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3、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于他、晏子做什么偷窃绑犯罪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4、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5、酒()酣,吏二缚一人诣(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喝酒到……去,指到楚王那里去)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同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