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和上海知青.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和上海知青.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9/11/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和上海知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和上海知青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1年,江西省委党史办要出版一本反应上海知青在江西的书籍,特地和我约稿,我轻松而顺利地完成了稿子。后来,我除了得到稿费,还得到了赠书,所以,我对于知青还是有着美好回忆的。 2014年春天,我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故乡,我住了两天之后,打算回到横峰,回到我那个第二故乡,可是,有人告诉我说,再住一天吧,明天就是十几个上海知青到渔池回访的日子。我想,虽然我和上海知青没有太多的交往,可是,有一个叫做刘胜铉的上海知青教过我的书。我其实没有再在故乡呆的理由,因为我家里有很多事,可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国人说的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如果我不和这些知青见见,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见面的,所以我又多住了一晚。在渔池村委会干部的介绍下,我和十几个上海知青见面了。正当我和上海知青寒暄的时候,我爱人打来电话,说是家里有急事,让我尽快回去。就这样,我和上海知青只是匆匆地见了一次面,就又分手了。此时此刻,我对于世间的缘分有了更深的认识。提起这些知青,我自然就想起了知青队。从1970年开始,来自上海的知青们陆续初、中毕业,开始走向社会,为了统一管理、统一锻炼,统一分配,那个时候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青年队,也有人把青年队称为知青点。鄱阳湖畔的渔池大队也不例外。至今,我虽然记不得知青们刚刚来到渔池知青点的情况,但是,我还记得第一批知青离开场部的时候披红戴花敲锣打鼓的热闹情景。在渔池大队大队部的背后八十米处,几条稀疏的泡桐林带掩映着三排平顶的瓦房,横向两排,左右两旁又纵向两排,每排有十多间房子,位于中间的前后两排,是知青点的会议室和食堂。男青年住在左边,那里不远处有一口水塘边,在水塘里,长满莲子和芡实。因为我家当时是军属,所以大队在分工的时候明显照顾我父亲——————让他替十几个知青烧饭。说是烧饭,其实上海知青大部分都帮着父亲烧饭,所以看起来父亲要一天烧三次饭,因为有人帮忙,所以十分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上海知青刚刚来到渔池的时候,其实大都娇生惯养,有的连怎么插秧都不知道,竟然穿着胶鞋就下到稻田,结果惹出笑话。有的一遍遍地发牢骚,说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就是来吃苦的,他们甚至还抱怨烧饭不合他们的口味。但是,慢慢地,他们知道来渔池是来对了。和其他地方的知青相比,来渔池插队的知青感觉到虽然不如在上海舒服,但是,因为渔池是个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在渔池插队的知青,除了到县城不太方便,他们实在是比其他地方的知青幸福一百倍的。原来吃不惯江西饭菜的人也慢慢****惯了,知青们也更加喜欢父亲了我依稀记得,靠近男知青的驻地除了有荷塘,另一边就是一个篮球场。这个篮球场在我后来看来,实在是很不标准。篮球场虽然不太标准,但是也经常有知青们和渔池村的青年们组织友谊赛,这给当时枯燥的文化生活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活力。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