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层干部观《杨善洲》学先进感受二则5月22日,我在村里的远教室观看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真的感触很多,经过整理,我从中学到的主要是以下四点:一是要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杨善洲老人有句口头禅:“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给杨善洲当过**年秘书的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老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他常说,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戴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这是杨善洲老人对人民群众有着极深感情的体现,和群众一起挥一下锄头比说一百句大话、空话要实在得多。二是干工作要有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大亮山的治理和发展,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植树造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山区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缺种苗、工具、人手、资金,还有少数人的不解甚至风言风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他又怎能坚持二十多年呢?三是保持质朴的本色。杨善洲老人作为一个出身贫寒农家的孩子,挨过饿,受过冻,吃过苦,更加知群众冷暖,懂群众疾苦,晓群众心声,因而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努力干事业、求发展、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为他人生的执著追求。当过地委书记,却连一栋像样的房子也没有,老婆和孩子都是农村户口,他粗茶淡饭,节衣缩食,时时处处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杨善洲老人在地方工作40多年,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他60岁退休后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换来满目青山。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他又毅然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杨善洲老人的一辈子,是劳动的一辈子,也是奉献的一辈子。我们要向杨善洲老人学习的太多太多,关键是要学习他的精神和本质,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