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第二章野外调查的基本要求
野外调查包括水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要求掌握水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相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并能够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包括沼泽化、盐碱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等与水有关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和掌握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不良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点、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野外调查通常要求编写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及主要水环境问题;
(2)水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3)水环境问题的危害;
(4)水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
遥感图像解译的一般要求
(1)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适用于前期论证阶段和初步勘察阶段。解译工作应先于水文地质测绘,并贯穿其整个过程,以提供编写设计、布置水文地质观测路线的依据,达到减少水文地质测绘工作量,提高工作精度的目的。
(2) 一般使用的遥感图像为卫星图像和航空相片,必要时,在卫星图像和航空相片解译的基础上提出课题,进行红外扫描或其他专门遥感飞行,获得相应的遥感图像。
(3)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应提交与测绘比例尺相同的遥感图像水文地质解译图及文字说明。根据需要,可分别编制地貌、地质构造解译图、相片镶嵌图和典型像片图等。
(4)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能够解决或基本能够解决某地区的水文地质问题,对该地区可不作或少作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以减少野外工作量。
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要求
(1) 进行相片质量鉴定。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包括不同地质体的光谱特征资料)和野外踏勘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水文地质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
(2) 应选用不同时间、不同波段、不同比例尺卫星图像进行水文地质对比解译。图像比例尺可根据卫星图像质量放大到1:50万至1:25万。
(3) 使用的航空相片比例尺,尽量接近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不宜小于1:5万。
(4) 为发挥卫星图像视域范围大、反映构造轮廓清楚的客观效果和航空相片局部细节详细的长处,卫星图像和航空相片最好结合使用。但在进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解译时,卫星图像也可单独使用。
(5) 遥感图像解译一般采用目视解译和航空立体镜的光学机械解译,尽可能采用假彩色合成为主的电子光学解译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以提高解译水平。
(6) 遥感图像解译应结合已有的地面地质、物探、钻探等资料进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