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实验2网络端口的扫描.doc

格式:doc   大小:38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2网络端口的扫描.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16 文件大小:3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2网络端口的扫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实验2网络端口的扫描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八日课程名称:信息安全实验名称:实验2网络端口扫描班级:xxx姓名:xxx同组人:指导教师评定:签名:一、实验目的通过练****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在实验中,我们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Superscan进行网络端口扫描实验,通过端口扫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利用综合扫描软件“流光”扫描系统的漏洞并给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二、、运行的系统版本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入侵做好准备。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但效率较低;也可以通过扫描工具实现,效率较高。扫描工具根据作用的环境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络***工具和主机***工具。,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端口的基本知识。端口是TCP协议中所定义的,TCP协议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起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套接字采用[IP地址:端口号]的形式来定义,通过套接字中不同的端口号可以区别同一台计算机上开启的不同TCP和UDP连接进程。对于两台计算机间的任意一个TCP连接,一台计算机的一个[IP地址:端口]套接字会和另一台计算机的一个[IP地址:端口]套接字相对应,彼此标识着源端、目的端上数据包传输的源进程和目标进程。这样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就可以由套接字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找到需要传输的主机和连接进程了。由此可见,端口和服务进程一一对应,通过扫描开放的端口,就可以判断出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服务进程。TCP/UDP的端口号在0~65535范围之内,其中1024以下的端口保留给常用的网络服务。例如,21端口为FTP服务,服务,25端口为SMTP服务,80端口为HTTP服务,110端口为POP3服务等。,为了理解扫描原理,需要对TCP协议简要介绍一下。一个TCP头的数据包格式如图2-1所示。它包括6个标志位,其中:SYN、ACK、FIN、RST。图2-1TCP数据包格式根据上面介绍的知识,下面我们介绍基于TCP和UDP协议的几种端口扫描方式。(a)TCP全连接扫描TCP全连接扫描方法是利用TCP的3次握手,与目标主机建立正常的TCP连接,以判断指定端口是否开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非常容易被记录或者被检测出来。(b)TCPSYN扫描本地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SYN数据段,如果远端目标主机端口开放,则回应SYN=1,ACK=1,此时本地主机发送RST给目标主机,拒绝连接。如果远端目标主机端口未开放,则会回应RST给本地主机。由此可知,根据回应的数据段可判断目标主机的端口是否开放。由于TCPSYN扫描没有建立TCP正常连接,所以降低了,被发现的可能,同时提高了扫描性能。(c)TCPFIN扫描本地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FIN=1,如果远端目标主机端口开放,则丢弃此包,不回应;如果远端目标主机端口未开放,则返回一个RST包。FIN扫描通过发送FIN的反馈判断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