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家庭教育交流稿(未打开).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教育交流稿(未打开).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1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教育交流稿(未打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家庭教育交流稿(未打开)家庭教育交流稿二年级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四(1)班汪浩天的妈妈,首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一个和各位交流的机会,谢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这个活动。以往坐在这里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感觉诚惶诚恐,怕自己讲得不好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回想10年前当儿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初为人母的喜悦之后考虑更多的便是孩子的教育了。特别是在儿子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的这种焦虑达到了极点,因为当时老师和我谈话时明显地表达了我儿子是一个自闭的孩子,在幼儿园不与老师交流,也不喜欢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我当时好害怕,我想如果真是有了心理的疾病那该怎么办呢?现实逼迫我去学习,去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此后我看了大量的育儿方面的书籍。每一本书或多或少都汲取了一些育儿的经验,并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调试自己。特别是儿子来到方洲小学以后,在老师们的爱心呵护下,健康而快乐地成长,一个全面发展有特长,人格健全有智慧的好少年正在渐渐成长。在学校,在社会上获得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些荣誉。一、成绩展示汪浩天:10岁,四(1)班班长;中队长;大队委员三年来获得社会各种比赛,学校各种荣誉大大小小70多个:--2012年“未来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冠军--2012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十强和最具风采奖--全国绘画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苏州市绘画比赛一等奖--两次获得苏州市小荷作文大赛特等奖,多篇文章在苏州日报上发表--苏州市四好少年,苏州市阅读明星--大大小小主持过几十场活动,参加过几十场才艺比赛和表演--连年评为书香少年,阳光少年,艺术明星,小小作家,方洲之星等二分享教育理念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我更加确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我,只要我们家长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引导教育,每个孩子都可以闪光。今天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分享我在和孩子共成长的过程中的6个做法,希望能给你的育儿之路有所启发。(一)赏识孩子赏识教育的先导周弘用他永远不变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行”,将一个双耳全聋的孩子教育成了中国式的海伦凯勒,也为我们家庭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我认为无条件的爱是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允许孩子不完美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永远相信孩子行是赏识教育的核心。1-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赏识教育不是简单地表扬赞美,而是发自内心地从孩子本身出发,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不断地给孩子输入正强化,将孩子的优点不断放大,让孩子在家长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朝着我们渴望的方向发展。2-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态度决定一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态度,就要从做事的过程关注起,赏识孩子的勤奋和努力,让孩子明白“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让孩子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当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后天努力上。也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凡事要尽力,有什么样的过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即便是结果不尽人意也无怨无悔,这样也有利于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3-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父母赏识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应该及时给予热情的赏识和赞扬。孩子最容易从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儿子做一件事情前都会充分准备,事后也会做一个小结,如果表现不错就会及时表扬,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4-通过多渠道赏识孩子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是坏,适时传达给孩子别人对他的正面看法和赞赏,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更可以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可以培养孩子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让孩子拥有更快乐的生活。那个在教育界广为流传的《家长会》的故事就是妈妈借老师之口表演孩子,将一个几乎没有希望的孩子培养成了人人羡慕的人才。有时甚至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这个是我儿子的老师给我的启示。有一次我儿子回家对我说班级里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今天又犯错误了,我想老师肯定要惩罚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