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纳兰性德《拟古决绝词谏友》纳兰性德如果生在当代,一定是小资们崇拜的偶像。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被许多小资奉为经典,挂在嘴上,念在心里,贴到QQ签名档和博客里。他如果搞签名,应该是粉丝遍地,人山人海,甚至引起交通混乱。不过,即便纳兰性德生活在三百多年以前,仍然获得了当时许多人的赞誉。他的词集刻本出版后,竟然出现了“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在出身家世上,纳兰性德也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纳兰性德1655年出生,是康熙朝权相明珠的长子。从小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康熙十五年,纳兰性德二十二岁时中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也得以长期伴随皇帝身边,跟随巡视、狩猎,也时与皇上一起吟诵唱和,探讨诗文。由于他出众的学问和应对能力,深得皇上信任赏识。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纳兰性德钟鸣鼎食的身世与词作内容、格调存在明显的矛盾。他的词始终笼罩着一种悲凉、忧郁令人不忍卒读的气氛,诸如“断肠”、“凄凉”、“惆怅”、“悲苦”、“憔悴”、“愁”、“恨”、“泪”之类的字眼,简直触目皆是。这里面原因很多,而爱情生活不如意或者是过早丧失爱情可能是导致其精神忧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清代及近代学者在研究《红楼梦》时,总要与纳兰性德联系起来。有人认为他就是贾宝玉的原型。连乾隆皇帝看了《红楼梦》之后的第一个反应也是:“此盖为明珠家作也。”与贾宝玉相比,纳兰性德也是一个精神上晶莹剔透的情种。这从他诸多的爱情词中可以看出来。这首《拟古决绝词谏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词的开头就以一个假设开始,而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决不可能存在的。但纳兰性德还是说:如果一生之中,情人总是像刚刚认识的时候,保持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怎么还会有班婕妤被抛弃打入冷宫一样的相离相弃呢?情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虽然我不怨你,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于在春在《清词百首》里写道:“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纳兰性德为什么要模仿女子的口吻来写这首词呢?而且,还要特意加上一个“谏友”,也就是说他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事实上,不管你怎么看,这都是一首爱情词。而且,这首词的重点还是在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涵盖了太多的人生况味,泄露了爱情的天机。而后面的七句,不过是对这一句的解释。自古以来,能与这句词相当的,可能也就只有元好问的那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了。从词里面运用的两个典故来看,也是不同寻常的,都是宫廷爱情故事。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来就以秋扇比喻女子被弃。第二个典故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安史之乱开始后,明皇仓皇逃往四川,在马嵬坡迫于时势和朝臣的压力赐死杨玉环。杨死前曾说:“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一般情况下,写诗填词很少用帝王的爱情故事作为典故的,除非在内容上有所涉及。从种种迹象看,纳兰性德的第一次爱情可能跟宫廷有关。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才会采用一个女子的口吻,也会特别说明是谏友。如果真实如此,那么,他在一开始就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且在遭遇情变后也绝不生怨,也就可以理解了。#日志日期:2008-4-19星期六(Saturday)晴推荐指数:复制链接举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评论人:漂在天上的鱼评论日期:2008-4-1920:30二相思相望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性德:《画堂春》在封建社会,婚姻大事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尤其是像明珠这样的封建官僚大家族,就更是要受到门第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受到当时宫廷选秀的影响。如果两个青年男女私下相恋,而女方后来又被选入皇宫,那就只有被迫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