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七品红楼之九九重阳.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品红楼之九九重阳.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品红楼之九九重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品红楼之九九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时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或“重阳”。按照****俗,人们在这天要赏菊饮酒、登高远眺,以除不祥,于是,重阳又被称为“秋”、“菊节”、“金节”、“登高节”等等。因九九与“久久”谐音,有长久长寿之意,故又被定为“老人节”,成了一个尊老爱老的重要节日。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遭吕后惨害后,侍女贾某被逐出宫,将这一****俗传入民间。从此,过重阳节的风俗渐渐流行。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重阳节的****俗在当时已颇为盛行。到了唐代,重阳节被确立为正式的节日,诸多****俗历代相沿且至今。在《红楼梦》一书里,重阳节前后,发生了很多美丽的故事,如结海棠社、吟菊花诗、开螃蟹宴、作螃蟹咏等等,而其中“长安涎口盼重阳”、“慰语重阳会有期”等诗句,更是明确点明了这些活动与重阳****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重阳节的风俗丰富多彩,据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又据唐代孙思邈《齐人月令》记载:“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可见,登高饮宴是重阳节里一项重要的活动。《红楼梦》中开螃蟹宴时,席设藕香榭,山坡上下大摆宴席,一时间登临赏桂,持螯赋诗,好不热闹!关于重阳和登高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东汉时,汝河有瘟魔,每年九月初九都要出来作恶。有一名叫恒景的男子,一心除掉瘟魔,不畏艰险,登上高山,拜师学艺。方士费长房送给恒景一个茱萸囊,一盅菊花酒,密授避邪用法。最终,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刺死瘟魔,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免灾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另外,重阳正值丰收季节,秋高气爽,云淡风清,黄花遍野,金桂飘香,也正是登山游览的好时节。正如李白在《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一诗中所写:“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如果说寒食节是人们冬季蛰居后出室畅游重回自然怀抱的节日,那么重阳节便是秋寒将至时对青青世界具有告别意义的节日,所以素有寒食“踏青”,重阳“辞青”之说。与重阳节的登高****俗相呼应的还有一个节日——人日。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记载:“登高不独九月也。昌黎有《人日城南登高》诗:《隋书·元胄传》:‘文帝正月十五日与近臣登高’,是人日及上元皆登高矣。”人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创万物的时候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了第七天才把人创造出来,所以这天叫作“人日”。人日和重阳时令不同,吃的东西不同,喝的酒也不同,唯有登高这一活动是相同的。过去人日登高是要赋诗的,其中较有名的要数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关于重阳节登高也有很多名篇佳作,其中较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登到高处,眺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