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1/1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简析中国古代循吏的行政摘要:循吏是中国封建社会儒法文化下官僚群体中的典范。由循吏治世形成的循吏文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文化,是以德治国,“隆礼重法”的综合体现。在治理社会中教化施德、守礼知节,促使民众明礼守法、忍让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稳定。以礼决狱、哀矜宽宥,宣扬无诉、息诉的思想,使民众达到和谐相处。兴利除弊,减轻徭役,消弭匪患,召抚流民,兴修水利,造福一方,使民众安居乐业。按照儒家思想,比较好的处理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关键词:循吏;德治;法治在“以礼入法”,“儒法国家”的体制下,古代中国形成了“奉法循理”的循吏文化。循吏们的共同特点是重农富民、宣教施政,恤民理讼。《史记》为首的一-十四史及《清史稿》人都为循吏们列了传。“在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编撰者眼里,与'酷吏'不同,循吏属于帝制中国官僚群体中的正而典范,他们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儒法国家,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传统中国的政治实践与司法实践的楷模。”①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据徐忠明先生统计,自《史记》而《清史稿》共计循吏552人。②那么循吏们是如何在皇权重压、吏治黑暗、灾患频仍、徳法纠结的氛围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呢?一、教化施德,守礼知节循吏与酷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循吏把兴礼义,重教化放在施政的重要位置。兴教育、正风俗是促使民众明礼守法、忍让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稳定的基木手段和方法。如汉代第一循吏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历;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了,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今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③。民风正而知礼义,守道德而少诉讼,从而达到民众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效果。循吏文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文化,是以德治国“隆礼重法”的典范。教化的目的在于使民众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从而起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明史》共列循吏127人,其中正传的30名循吏大都有兴学宣教、改除陋****以礼教化的事例。如陈灌“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贴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④。方克勤授济宁知府,“立社学数百区,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尝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⑤王源“修学舍,筑长堤,劝民及时嫁娶,革其争财之俗”,后“得潮州府。刻《蓝山吕氏乡约》择民为约止、约副、约士,讲肄其中,而时偕僚窠董率焉”。⑥翟溥福为“青阳知县,擢南康知府。庐山白鹿书院废,溥福倡众兴复,延师训其子弟,朔望躬诣讲授”⑦。段坚为“福山知县。(诗、书)刊布小学,俾士民讲诵。俗索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诵声”,后“改知南阳。召州县学官,具告以古人为学之旨,使转相劝诱。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耍义,及濂、洛诸儒遗书。”⑧陈钢“授黔阳知县。楚俗,居丧好击鼓歌舞。钢教以歌古哀词,民俗渐变”⑨。丁积“授新会知县。为政以风化为本,而主于爱民。申洪武礼制,参以《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