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导学案:旅夜书怀.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学案:旅夜书怀.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学案:旅夜书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夜书怀》学案编写人:审核一、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二、预****指导写作背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三、自主学****1、解题:①写出题目的含义。②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③“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④“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2、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四、合作探究3、赏析颔联“垂”“涌”的表达作用。4、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从字面上来理解,“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诗人名满天下,到底是因为什么?如何理解颈联的含义?15、尾联“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五、拓展延伸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旅夜书怀》学案答案1、解题:①写出题目的含义。②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③“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④“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①旅途中的夜晚书写自己的情怀。②“旅”有“旅居”的意思,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③“夜”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④“书怀”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2、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景物: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首联: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颔联: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赏析颔联“垂”“涌”的表达作用。“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4、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从字面上来理解,“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