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oc.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oc.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以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栏目为调研对象,采取网络调查方法,研究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能力。从移动图书馆栏目设置称谓、服务方式、获取方式、服务功能、营销宣传推广、区域发展水平、版权等方面,详细地剖析了当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读者知晓度、提升读者利用率、完善规范标准、强化移动图书馆的共享与合作等对策,以期完善与提升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能力。〔关键词〕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8-0093-05伴随着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飞速发展,以及3G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变革,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一系列转变与革新,诸如手机上网、移动阅读、移动定位等,人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快捷方便的使用手机查阅知识。人们在公交车上、候车室、公园、餐厅等闲余时间使用手机上网遨游。所以,移动服务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息息相关,也受到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图书馆的青睐。特别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最大的社会阅读服务任务,理应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移动图书馆是指借助因特网、现代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3G技术等,依托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1],通过下载客户端、注册等登录数字图书馆系统,可以无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制约,开展馆藏知识查询、知识咨询、知识获取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类型。移动图书馆主要特征体现在移动上,不受时空、地点限制,自由访问图书馆网站,登录移动图书馆系统,搜寻与下载图书馆各种类型知识资源,具有鲜明的人性化、个性化特性。现阶段,中国大陆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只有少数公共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项目,这与国际因特网、无线移动通讯、3G技术等新技术的普及不相匹配。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情况进行调研,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提出若干对策,将对完善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建设、以及高效服务于读者具有重要作用,意义非凡。,借助“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导航”[2],利用百度、搜狐、谷歌等搜索引擎工具,逐次查阅中国大陆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设置“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或类似栏目,并对该栏目基本情况一一对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以期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能力。调查的时间2013年5月25日。本文调查主要涉及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移动图书馆栏目设置称谓、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移动图书馆检索方式等,但调查结果显示31家图书馆中有10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各自网站明显位置可以查到移动服务项目,为调查总数的31%,能够准确说明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3-12]。,足以发现,整体水平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与河北省图书馆称谓为移动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移动广图;天津图书馆为移动阅读平台;福建省图书馆为移动闽图;上海图书馆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手机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为掌上赣图;吉林省图书馆为掌上吉图。但是,掌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三者之间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有着不同的解释,不是一概而论,在移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过程应该有所区别,栏目设置称谓清晰、明确。例如掌上图书馆是依托掌上设备(掌上电脑),主要是无线局域网获取图书馆知识资源。手机图书馆终端设备单一。移动图书馆是基于无线网络的服务可获取性。移动图书馆内涵与外延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三者称谓各异,一字之差,易于混淆视觉、产生误解,不利于读者理解。据普查,10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有6个移动图书馆。而上海图书馆虽然名称为手机图书馆,实际上具有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诸如电子阅读、短信服务、定制服务、我的图书馆服务功能等,充分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知识服务。、WAP网站、客户端服务等。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和黑龙江省图书馆是较早开通手机短信服务,但由于短信服务产生一些费用与选择移动和联通运营商的问题,读者使用该项目积极不高,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读者利用绩效的效果。比较而言,读者热衷于利用WAP网站查询知识。公共图书馆中保留短信服务项目情